根据河南省"十四五"援疆工作规划及平顶山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部署,2025年7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选派徐启飞、郭恩会、潘金生三名医疗骨干作为对口援疆医疗队队员,奔赴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对口支援工作。近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在巴里坤县人民医院震撼上演。一位86岁老人因车祸导致其左侧大腿无法活动、头面部严重外伤,情况危急,援疆医疗队队员郭恩会带领医护团队“极限抢救”,成功助力高龄重伤患者转危为安,豫哈多学科协作救治水平成功迈上新台阶。
高风险下科学决策
近日,一位86岁老人因车祸导致其左侧大腿无法活动、头面部严重外伤,情况危急。家属迅速拨打120将其送至巴里坤县医院急诊科,接诊后,郭恩会与当地骨科医师火速赶至患者身旁。经详细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左侧髋关节脱位、硬膜下出血伴血肿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肋骨骨折及头面部多处皮肤裂伤,且因其高龄、既往冠心病术后并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意识模糊。面对复杂病情,郭恩会综合评估后指出:转运至哈密风险极高,途中颠簸可能加剧颅内出血,引发脑疝,而县医院缺乏神经外科手术条件,开颅手术无法实施。基于患者全身多系统损伤的现实,他果断提出“就地综合保守治疗”方案——通过扩容、降颅压、动态影像监测稳定颅内情况,同时联合骨科对髋关节脱位及肋骨骨折进行保守固定治疗。这一方案在充分沟通后获家属认可,为抢救赢得宝贵窗口。
多学科协作守护生命
治疗过程中,郭恩会全程带领医护团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多次影像复查,动态追踪颅内出血变化,精准调控药物剂量。在团队精心救治下,患者意识逐渐清晰,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最终转危为安。历经半个月的系统治疗与康复,老人病情显著好转。
锦旗背后的医者仁心
9月26日上午,郭恩会在查房时,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致意——此前救治的高龄患者女儿在父亲完全康复后,专程从宁夏驱车赶来,将一面锦旗送至郭恩会手中,紧握他的双手哽咽道:“您是我父亲的救命恩人!没有您的果断决策和精心治疗,他可能无法平安回家。”质朴的言语背后,是家属对援疆专家及巴里坤县医院救治能力的深切认可。
技术输血与培养并重
此次成功救治不仅是个体生命的重生,也是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复杂神经系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新突破。援疆两个月来,郭恩会通过业务培训、复杂病例查房、治疗指导等方式,持续提升本地医护团队的专业水平。科室同事纷纷感慨:“援疆专家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信心。如今我们更有能力守护巴里坤百姓的健康。”
在西北边疆的秋日里,专业医术与人文关怀交织成网,托起生命的希望。郭恩会等河南援疆专家们以责任与智慧,为巴里坤医疗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也让“生命至上”的誓言在戈壁绿洲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