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赛,在哈密市巴里坤大河镇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之间上演。得益于基层医护的快速识别、援疆专家的精准指导以及两地医院的高效协同,一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36岁哈萨克族女性患者,在症状恶化后仅用87分钟便打通了闭塞的“生命线”,成功获救。这场与死神赛跑的胜利,生动诠释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理念。
基层首诊:敏锐判断,打响生命保卫第一枪
“医生,快来,我痛得不行!”6月14日上午11:09,一位患者在家属的搀扶下进入大河镇卫生院全科诊室,一手不停地捶打胸口。接诊医生祁婉榕看到患者大汗淋漓,主诉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证实了判断:前间壁心肌梗死!病情危急,祁医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呼叫正在卫生院支援的援疆专家副主任医师童贞。
精准施治:稳定病情,打通转诊通道
援疆专家童贞医生迅速到达患者床边。监测生命体征(指脉氧97%)并进行紧急心脏专科查体后,快速排除了急性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时间紧迫,童贞医生果断下达关键救治指令:
1. 立即启动急性心梗药物治疗:给予负荷剂量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及强化降脂药物,并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以稳定斑块、抑制血栓形成。
2. 紧急控制血压,扩张冠脉:患者血压高达162/118mmHg,需快速降压以减轻心脏负荷。援疆专家指挥医护人员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强力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供血,同时有效降低血压。
在援疆专家童贞医生有条不紊的指挥下,院内抢救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同时,她深知基层卫生院条件有限,必须尽快将患者转至具备介入治疗能力的上级医院。她立即通知120急救,协调紧急转诊至巴里坤县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溶栓或介入治疗。
生死时速:专家护航,生命体征全程守护
救护车呼啸着驶向巴里坤县。转运途中,患者病情病情再度恶化,胸痛加重。援疆专家童贞医生全程守护在患者身旁,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实时状况,精细、动态地调整着硝酸甘油注射液的滴速,确保血管持续有效扩张,为后续救治争取宝贵时间。途中,童医生已提前与巴里坤县人民医院的援疆专家谢鹏飞取得联系,详细沟通患者病情及前期处理方案,为无缝衔接做好万全准备。仅用15分钟,救护车便安全抵达巴里坤县人民医院。
医院攻坚:支架植入,闭塞血管终畅通
患者抵达后,援疆专家谢鹏飞第一时间接诊,评估病情后,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绕行急诊室,直接送往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造影结果证实了最危急的情况:供应心脏前壁血液的主要血管——前降支近中段已急性完全闭塞!
时间就是心肌!谢鹏飞主、周好波医师借精湛技术,迅速为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一枚救命的支架被精准植入闭塞处,成功撑开了狭窄的血管段。随着支架的释放,血流瞬间恢复畅通,濒临坏死的心肌重新获得了血液滋养。从患者抵达巴里坤县医院大门到闭塞血管成功开通(即医学上关键的“D-to-B”时间),全程仅用时87分钟,成功挽救了患者的心肌和生命。
生命接力,彰显体系力量
这场跨越两地、惊心动魄的生命营救,是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高效联动、无缝衔接的典范,更是援疆医疗专家精湛技术与责任担当的生动体现。大河镇卫生院祁婉榕医生的快速识别和初步处理,援疆专家童贞医生在关键时刻的应急方案处置、医护团队配合的精准用药、血压控制和转运护航,以及巴里坤县医院援疆专家谢鹏飞、周好波医生及介入团队争分夺秒的成功介入手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不仅成功挽救了一位年轻母亲的生命,也充分展示了在援疆力量支持下,巴里坤地区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日趋成熟,为边疆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这场“生死时速”的胜利,是对所有参与救治医护人员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的最好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