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在河南援疆医疗团队的指导下,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该院首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等高难度复杂手术,不仅帮助患者摆脱病痛,也标志着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手术技术向微创化、精细化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
一日三破技术关,四级手术创县域医疗纪录
近日,巴里坤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平顶山平顶山学院研究生导师林岿然作为援疆专家,在同一日完成三例四级手术(手术分级的最高级),创下该院以及县域医疗纪录。
4月11日,巴里坤县气温骤变,当晚下了一场雪。一名36岁的哈萨克族民警在巡逻执勤时,因雪天路滑致警车侧翻,全身多处受伤,其中最为严重的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4月17日,63岁的张女士走路时不慎摔倒,导致腰2椎体前缘压缩性骨折。
上述两个病例虽属常见性骨折,但由于受伤部位距离脊髓太近,一旦伤及脊髓神经,可能导致患者瘫痪。当地居民遇到此类严重外伤,往往选择赶往150公里外的哈密市级大医院。得知两名患者伤情后,骨科主任林岿然为他们分别制定了手术方案。
4月18日,一切准备就绪,林岿然带领团队首先为张老太实施椎体强化成型术,手术仅用时40分钟左右,顺利结束。 接着他又为受伤民警实施了胸12椎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仅用1个小时就成功完成。当天,他一共做了3台四级手术,其中上述两台均为巴里坤人民医院首次开展。
术后,张老太的腰部疼痛消失,次日便下床走路。3天后,受伤民警也能下地走路。
无影灯下的生命接力,创新技术带来关节新生
自2024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开展“院包科”帮扶模式以来,先后开展了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右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高难度手术,积累了大量手术经验,团队迅速成长,学科建设也得到质的飞跃。
今年53岁的阿米娜·孜亚旦是海子沿乡海子沿村人,长期髋关节疼痛,在得知县人民医院有来自河南省的骨科专家以后,阿米娜·孜亚旦住院接受治疗。经过林岿然医生诊断和分析说明病情,阿米娜·孜亚旦决定让林岿然医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月11日上午,林岿然医生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在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骨科团队的配合与协作下,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
61岁的哈萨克族努尔塔扎老汉饱受左膝关节疼痛困扰6年,近一个月病情加重影响行走。今年3月,他专程从100公里外的哈密市赶到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慕名寻求援疆骨科专家诊治。与患者沟通后,林岿然带领该院外科团队为其顺利完成了左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这也是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外科首例此类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用时仅一个多小时,出血量很小,术后第二天,努尔塔扎老汉便能下床进行康复训练。
同样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还有82岁的仼玉清老人,手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正在医院接受后续康复治疗。他说:“我们由衷感谢河南骨科专家林主任为我实施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林主任不仅技术过硬,更用耐心细致的诊疗消除了我们的顾虑,让我们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享受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医疗团队扎根边疆,从单一诊疗到学科跃升
“髋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避免损伤神经?”在巴里坤县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办公室,一场特殊的病例讨论会正在进行。林岿然时而用激光笔在投影屏幕上圈出影像重点,时而拿起教具向年轻医生们演示关键步骤。自2024 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当地开展院包科帮扶以来,这样的教学场景已成常态。
“援疆不是短期任务,而是要把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深深扎根在这里。”林岿然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通过远程会诊、定期回访等方式,持续助力当地医疗水平提升。”
巴里坤县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家胜说:“河南援疆医疗专家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成功完成了多例高难度骨科手术,比如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胸椎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钉棒内固定术以及多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专家的到来,带来了全新的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大大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也缩短了患者的康复周期。”
医院后盾筑牢援疆根基
在林岿然身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全方位支持为援疆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医院不仅为医疗队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还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平台,确保遇到疑难病例时能及时获得后方专家支持。如今,在巴里坤县人民医院的走廊里,时常能看到援疆医生与当地医护人员共同讨论病例的身影。这些跨越地域的合作,正化作守护边疆群众健康的强大力量。
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刚说:“河南省对口帮扶以来,在心血管、骨科等领域,引入多项新技术、新理念,填补了我院多项技术空白,显著提升了疑难重症救治能力。通过‘传帮带’机制,河南专家与我院骨干医生结成师徒对子,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目前已培养出多名能够独立开展新技术的中青年骨干,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储备了核心力量。”
王刚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完善“院包科”等合作机制,以专家团队为纽带,深化与河南优质医疗资源的学科共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文:河南援疆报道组 曹博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