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通过一个小孔,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就能完成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盆腔粘连带松解手术。近日,哈密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内成功实施了两台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手术精准高效、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这一技术为哈密市更多患者提供了微创治疗的新选择。
国产单孔机器人通过医生操作进行手术。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斌摄
4月18日,在哈密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内,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哈密市中心医院妇科团队通过患者腹壁脐部的一个微小切口,成功植入了单孔手术机器人的多通道鞘管,并顺利将3D电子高清内窥镜和三支蛇形手术工具送入患者体内。
正在驾驶舱内精准操控此次手术的是哈密市中心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刘瑶。她借助机器人蛇形臂灵活运动,为患者成功实施国产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盆腔粘连带的松解,通过单个微小切口完成了复杂手术,术中出血几乎为零,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术后创伤,缩短了恢复时间,满足了患者对快速康复的需求。
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手术现场。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斌摄
刘瑶介绍说:“患者为52岁绝经期女性,盆腔包块发现5年,腹痛1月。经检查无手术禁忌,妇检显示盆腔左侧7厘米囊实性包块伴粘连。因此采用机器人辅助,实施双侧附件切除及盆腔粘连松解。相比传统腔镜四孔手术,单孔机器人技术更具优势。”
医生正在通过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斌摄
据了解,早在今年1月17日,跨越3000公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纪妹团队联合哈密市中心医院与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三地联动5G远程单孔机器人手术。此次手术后,在今年3月中旬,哈密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纪妹团队联合,在哈密市中心医院又完成了3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级手术。
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主任医师纪妹说:“今后,我们援疆医生将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帮助当地医生掌握先进微创技术,还可以借助远程医疗平台实现专家资源共享,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通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纪妹团队“线上”+“线下”的倾力付出,以“手术带教+模拟训练+病例研讨”的立体化培训模式,将术前规划、术中决策、术后管理等全流程经验倾囊相授,构建了“远程会诊+实地带教”的混合式帮扶体系,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如今,单孔国产机器人手术技术真正落地哈密市中心医院。截至目前,哈密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已完成两台国产蛇形臂单孔机器人手术。
刘瑶说:“单孔机器人技术的引进,让我们看到了微创手术的新可能。尤其在复杂的盆腔腹腔手术中,单孔机器人手术的灵活性比传统腔镜更强。未来,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妇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等多个领域。对患者而言,这意味着他们无需远赴大城市,就能享受到先进的微创技术,既减轻了经济和时间负担,也为其他医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国产单孔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从“云端”真正落地哈密,这不仅是手术刀的革命,更是医疗理念的革新,正在重塑哈密的医疗生态,让优质医疗服务真正成为哈密各族群众触手可及的生命守护。哈密市中心医院也会持续加大对微创外科技术的投入,让哈密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