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11岁的哈萨克族少年因骑马摔伤导致股骨骨折,准备在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术前会诊时,小患者紧张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能不能用最好的麻药?能不能麻醉好再把我抬到手术床上?听说手术完不但伤口会疼,嗓子也会疼好几天,能不能不让我嗓子疼,我最怕这个。” 援疆专家韩学宾、手麻科主任哈拉恰西、麻醉医生木哈买提在做喉罩置入术 援疆医生韩学宾被小家伙一连串的问题逗笑了,他温和地回应:“好,都答应你!今天晚上你的任务就是心情放松,饱饱地睡一觉,养足精神。”韩学宾的回答让小病号脸上露出了笑容。 带着患者的期盼,回到科室后,韩学宾和其他科室医生进行讨论,决定应用喉罩代替气管插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喉罩通气技术对声门及气管的损伤小,对咽喉部黏膜压迫轻,能显著降低术后咽喉疼痛及咳嗽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非常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韩学宾为麻醉医生娄世海演示喉罩置入术 第二天,韩学宾、手术麻醉科科主任哈拉恰西、麻醉医生木哈买提早早来到科室。为了不让小患者紧张,他们在转运车上完成了麻醉诱导和喉罩置入。确认喉罩位置及通气良好后,才将患者转运到手术床上。手术结束后,患者迅速苏醒,拔除喉罩后安全返回病房。 下午随访时,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家长一再表示感谢,并热情邀请援疆医生去家里做客。“经过我们的努力,患者得以快速康复,这不正是医疗援疆的深刻意义所在吗?”韩学宾说。 韩学宾来自河南安阳市肿瘤医院,是二次援疆的老队员。他说:“边疆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就是援疆医生努力的方向。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都离不开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及巴里坤分指挥部领导的关心,离不开后方援疆派出医院的支持,更离不开受援医院及当地各族同胞的信任。接下来,我将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多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边疆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做好他们的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