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7月踏上援疆之路以来,河南济源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吕海波扎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巴里坤垦区法院,从黄河之滨到天山脚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初心,以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谱写了新时代司法援疆、智力援疆新篇章。
通过攻坚疑难案件、创新工作机制、深化法治教育、“传帮带”培养本土人才,以吕海波为代表的中原司法干部为边疆法治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动能。
面对涉企合同纠纷、复杂家事纠纷等“硬骨头”案件,吕海波经常凭借丰富审判经验主动请缨,勇挑重担。例如,汤某与甘肃某公司曹某建设施工合同纠纷等系列案件,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和复杂的法律关系,案件审理难度极大。
吕海波深入研究案件细节,查阅大量相关法律法规和类似案例,多次组织合议庭进行讨论分析。在庭审过程中,严格把控程序,充分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最终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尊重,也为巴里坤垦区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范例。
针对淖毛湖法庭“案多人少”司法资源相对紧张的困境,吕海波同志积极协助法庭开展工作,参与案件审理、调解和执行等各个环节。为提升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吕海波同志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法治理念传播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在吕海波看来,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同样非常重要,他常主动参与处理存在信访隐患的案件。面对情绪激动的信访群众,吕海波同志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以平和的态度与他们沟通交流,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其答疑解惑。同时,深入调查案件事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化解了一起起信访案件,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让信访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与温暖 。信访群众不无感慨地表示,“现在终于明白,法律才是最好的维权武器。”
“要实现当地司法事业的长远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本土司法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吕海波常如是说。
在日常工作中,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传授给巴里坤垦区法院年轻干警。通过共同办理案件、开展业务研讨、指导法律文书撰写等方式,帮助年轻干警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名年轻干警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进步,能够独立承担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为巴里坤垦区法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河南援疆新闻宣传组:李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