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红星医院举办兵团级重点专科创建帮扶计划、外科住培基地创建帮扶计划签约仪式暨豫哈医疗质量提升班。
第十三师新星市党委常委、副师长,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党委副书记王永峰,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郝义彬,第十三师新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二级巡视员,红星医院党委书记廖红川,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梅云,第十三师新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姚侃(援疆),红星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安占天及河南省人民医院专家,红星医院在家院领导及全院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议。 王永峰在讲话中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是希望河南省人民医院以帮扶重点专科建设和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省级医疗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精准施策、系统帮扶,全面提升红星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水平,打造区域医疗人才培养新高地;二是希望省医专家团队强化责任担当,既要当好技术援疆的“排头兵”,更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引路人”,通过建立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创新“传帮带”工作机制,重点加强临床思维培养和实操能力训练,切实提升培训实效;三是希望红星医院业务骨干树牢“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研修理念,以空杯心态主动求教,深挖省医优质资源富矿,着力提升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能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势能,共同谱写十三师新星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郝义彬深情回顾豫哈两院十五载携手同行的奋历程,指出河南省人民医院始终以“学科集群优势筑基、人才孵化经验引路、技术创新积淀赋能”为战略支点,通过技术输出、管理赋能、资源下沉三位一体的精准帮扶机制,全面激活红星医院高质量发展引擎。他强调,要以此次战略签约为新起点,聚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构建与重点专科能力跃升两大核心工程,为边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源头活水。期待双方在深化智慧医疗协同、共建科研转化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合力打造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新范式,既要构筑起守护各族群众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更要树起新时代医疗援疆的标杆旗帜。 廖红川表示,河南省人民医院此次将兵团级重点专科创建与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作为帮扶内容,既是跨越三千公里的学科共建“军令状”,更是提升边疆医疗服务能级的“路线图”。红星医院将秉持“对标一流、系统重塑”的攻坚理念,专班推进学科对标建设,清单式落实管理经验移植,节点化督导质量闭环管控,系统性移植省医在专科建设、教学科研、质控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范式。把重点专科打造成区域医疗高地,让住培基地成为临床人才摇篮,以医疗援疆的示范标杆回应各族群众健康期盼。 安占天主持本次会议。 红星医院兵团级重点专科创建帮扶计划签约 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骨科主任刘涛与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郭成签订《创伤救援中心兵团级重点专科帮扶协议》。 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张杰文与郭成签订《神经医学中心兵团级重点专科帮扶协议》。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齐咏与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红伟签订《呼吸医学中心兵团级重点专科帮扶协议》。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胆胰疾病亚专科主任丁辉与杨红伟副院长签订《消化医学中心兵团级重点专科帮扶协议》。 红星医院外科住培基地创建帮扶计划签约 河南省人民医院教育培训部主任朱尊民与杨红伟共同签订相关协议。 豫哈医疗质量提升班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程剑剑针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实践》等内容开展讲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刘敏就《慢病代谢性疾病管理及质控》等内容进行讲解。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务部质量控制科科长王磊以《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简析》等内容作分享。 朱元增主持了本次提升班。 站在十五年精诚合作的历史坐标系上,红星医院与河南省人民医院以“重点专科创优、住培体系完善、质量管控迭代”为新战略支点,开启跨区域医疗协作新纪元。这场以天山为卷、以黄河为墨的医疗叙事,通过专家驻点“造血”、云端互联“活血”、双向培养“养血”的创新机制,正在构建起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共生生态。当省级三甲医院的创新基因融入边疆医疗血脉,当规范诊疗标准转化为守护健康的无形长城,这不仅是对国家分级诊疗战略的躬身实践,更是新时代医疗援疆使命的生动诠释。 展望未来,两院将以此次合作为枢纽,持续释放“技术平移、管理移植、文化融合”的叠加效应,让优质医疗资源如红柳般在边疆扎根蔓延,用医者仁心铸就护佑生命的绿洲丰碑,为健康中国战略书写独具边疆特色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