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一晃而过,自己俨然半个新疆人。
“近段还回来嘛?”
“回不去!”
援疆期间,从领导到同事,从朋友到家人,问候不断。
是啊,“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历史是晴雨表,2023年春天,受组织重托,我一身行囊来到河南援疆地哈密伊吾县,同志们嘴起泡,嗓发痒,鼻上火;历史是风向标,2025年春天,伊吾教育发展“里程碑”——成功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两项重磅评估验收,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上学好。再回首,有这破纪录创历史的收获,什么身体不适、什么艰难险阻、什么心酸泪水都值得。
毫无疑问,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河南援疆濮阳团队的领导得力,饱含着广大援疆教师的智慧汗水。濮阳市作为对口支援伊吾工作的主力,始终将教育援疆摆在突出位置,精准施策,久久为功,为伊吾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濮阳动力”。两年多来,有这几“点”心得。
“新蓝图”的切点
伊吾县位于东天山以北,地域辽阔、人口分散,受多种因素影响,教育质量不高。面对教学理念落后、教育人才匮乏、内生动力不足等现状,濮阳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精准施策,从两地教育合作、援疆教师选派、学校结对共建、线上常态教研、教师跟岗研修等方面给予伊吾县“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的施援。
历史不会忘记,教育援疆伊始的2023年6月,濮阳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带领各学段教育专家莅临伊吾县,与当地领导共同描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蓝图。2023年11月,濮阳市分管教育副市长带着濮阳市党委政府对伊吾县的深情厚谊和“教育大礼包”远赴伊吾,签订了《濮阳市支持伊吾教育发展协议》,这个政府性文件的应运而生,带着援建双方的心髓和希冀,从办学理念到柔性支教,从学校共建到名师送教,从跟岗学习到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等,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给予援疆地全面支持和精准发力。
在濮阳教育援疆团队积极推动下,伊吾县教育系统实行学困生包联责任制,推动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出台《伊吾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试行)》,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整合县域教育资源,实现高中独立办学和县城九年一贯制学校机构整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推动成立“胡杨教育基金会”,开展“胡杨名师”培育工程,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重教、支教、助教、兴教的浓厚氛围。
两年多来,一份援疆耕耘多项教育收获。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等核心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等各方面均实现高水平均衡,校际差异系数显著缩小,教育公平得到充分彰显。顺利通过两项“国字号”验收,是伊吾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濮阳市援疆力量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软实力”的支点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濮阳市援疆前方指挥部党支部书记、指挥长、伊吾县委副书记郭现锋说的好:提升伊吾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对此,郭现锋同志多方奔走,积极汇报,濮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援疆人才选派,给予全力支持,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积极协调,濮阳市学校全力配合,确保把政治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人才选派到边疆支教。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2023年以来,濮阳市累积选派教育援疆人才59名,他们不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更肩负着“传帮带”的重任,通过“青蓝工程”、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毫无保留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研经验传授给当地教师,有效提升了伊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濮阳市选派14名优秀骨干任当地学校教学副校长(副园长),全面带动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发展,质量提升,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随着生源基础越来越弱,伊吾县高中教育质量和升学率处于低谷。濮阳援疆团队到来后,紧紧围绕国家对高中教育的总体部署,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推动伊吾县高中走向艺术特色教育的道路,2023年“小试牛刀”,7名美术艺术生实现专业、文化“100%双过”本科线。尝到甜头后,2024年秋季大力拓展书法、播音主持、表(导)演等艺术学科,濮阳市精心选派12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组团式”教育援疆团队,扎根伊吾县高中,深耕艺术教学。辛苦的付出收获了桃李芬芳,2025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增长3.2倍,本科上线率增长2.3倍,艺术生上线人数占比90%。伊吾县在生源基础差、发展起点低的困境中实现了弯道超车,逆风启航,创造了“低进高出”的教育奇迹。
“新动能”的燃点
濮阳市教育援疆工作不仅注重“输血”和“造血”,更致力于激发伊吾教育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拓宽视野。 濮阳市援疆前方指挥部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一方面邀请濮阳名师、教育专家赴伊吾开展专题培训、送教上门;另一方面,组织伊吾县骨干教师、校长赴濮阳优质学校跟岗学习、挂职锻炼,参与高端研修项目。这种“双向奔赴”的深度交流,极大地开阔了伊吾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提升了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聚焦关键领域,突破发展瓶颈。
针对伊吾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美术教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濮阳援疆教师团队开展精准帮扶。他们深入课堂,手把手指导;研发符合当地学情的校本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困扰伊吾教育质量提升的痛点难点问题。“互联网+教育”架起空中桥梁。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援受双方常态化开展远程同步课堂、网络教研、在线评课等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伊吾的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共享濮阳名校的优质课程,两地教师可实时进行教学研讨,有效弥补了地域限制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成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有力杠杆。
“校校结对”深化合作内涵。 推动濮阳市10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伊吾县对应学校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实现“全覆盖”,这种结对不仅限于教学交流,更延伸到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社团活动等多个层面,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帮扶机制,促进了伊吾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理念融合,共育时代新人。濮阳援疆团队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与伊吾本地特色相结合,共同探索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新路径。
再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我们本轮援疆将踏上归途。濮阳市教育援疆工作,称得上河南援疆乃至全国援疆一盘棋的生动缩影,更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实践。架起的不仅是知识的桥梁,更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展望未来,濮阳市将继续秉持“伊吾所需、濮阳所能”的原则,深化教育援疆内涵,拓展合作领域,与伊吾人民携手并肩,共同谱写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啊!伊吾,我教育生涯的第二故乡。
河南援疆干部 张再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