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800千伏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密直流)的铁塔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为疆电外送的"桥头堡",哈密在过去15年间,见证了新疆从“电力孤岛”到“西电东送”核心枢纽的蜕变——外送能力从0跃升至3300万千瓦,累计输送电量超8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为受端省份减少标煤消耗2.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6.5亿吨。
正负800千伏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0年之前,新疆如同电力版图上的一座“孤岛”,仅靠750千伏哈密变—敦煌联网工程与西北主网相连,单一交流通道输送能力不足百万千瓦,电力交换几乎停滞。转折始于2010年。随着750千伏新疆—甘肃联网工程投运,新疆正式并入全国电网大循环。
国网新疆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专家朱卫卫说:“联网后,新疆和甘肃、陕西、青海电网才能进行电力流互相交换,从2010年开始我们基本有这个能力了。鱼卡750千伏变电站投运以后,相当于西北陕、甘、青、宁电力连接更紧密了,外送能力也增强了,原来750千伏只有一个通道,变成了两个通道了,送电能力也随之提升了。”
第一通道线路工程。
2014年,天中直流(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投运,首次实现新疆电能直送中原,设计输送能力达800万千瓦。相比交流输电,特高压直流如同“电力高铁”,单回线路输送容量可达800—1200万千瓦,是750千伏交流线路的5—8倍。数据显示,天中直流投产后,新疆外送能力同比提升5倍。
新疆首条±800千伏哈密至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投运,将疆电外送推向新高度。这条纵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的“超级动脉”,额定功率800万千瓦,相当于每小时输送800万度电,可满足2600多万户家庭日用电需求。
哈密750千伏变电站内工作人员正在巡检。
朱卫卫说:“我们新疆有自己的直流了,可以直接送到华中电网,支援中原地区的用电。我们也由原来的孤立电网,交换能力为零到现在交换能力可以达到3300万千瓦。”
如今,新疆已形成“两交三直”外送格局(哈密南—郑州、准东—皖南两条直流,以及新疆—西北主网两条750千伏交流通道)。哈密作为疆电外送的“主战场”,15年来累计外送电量超4000亿千瓦时。
记者手记
夜幕降临,哈密市区霓虹闪烁,远处风电场的白色风车与光伏板构成星海。这座古丝路重镇,正以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续写着新时代的“光明丝路”。正如朱卫卫所言:“当华东的灯光照亮戈壁的星空,这就是能源互联互通最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