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芈子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应邀参加豫见新疆全国农产品西部片区在哈密的援疆活动,完成了相关签约后,回到了下榻的哈密宾馆,受到当地政府班子和主办方的盛情款待,话别时相约:来日方长、后会有期。回首来时路,思绪万千,夜不能寐,提笔写下此文:
《见远山方知近道》
钢铁长龙嘶鸣着驶出亳州古城时,窗外的景致便开始了一场漫长的蜕变。商丘的桔梗尚带着中原的温润,郑州的灯火还存着人间的喧哗,及至三门峡的黄土沟壑初现端倪,秦岭的云雾已在天边酝酿着另一种气象。在西安淅沥的秋雨中换乘T269次列车时,我忽然听见了千年丝路的召唤——那是一种镌刻在民族血脉里的西行渴望。
绿皮车厢摇晃着古老的节奏,恍若时光倒流回少年时代。那时,课本里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曾怎样拨动年轻的心弦,玉门关外的“羌笛何须怨杨柳”的诗句又曾唤起多少浪漫想象。我原以为会遇见苍凉,会感受到天地间的孤寂,却未曾想,列车尚未停稳,哈密的热情早已冲破所有预设的诗境。
站台上绽放的笑脸比瓜果更甜,握住的双手比烈日更暖。那些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些倾囊相授的真诚,让我忽然明白:真正的阳关之外,不是故人缺席的荒芜,而是更多亲人等候的故土。千百年来,丝路从来不是孤独的旅行,而是无数双手传递温暖的接力。在哈密,我更认了一个异姓好兄弟,他是三天来四次接送我的融媒体的工作人员,他们是为保障此次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个志愿者们,他们让我到了哈密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离开哈密,回忆都是甜甜的。当列车再度启动穿越五百里戈壁时,我的目光已学会新的阅读方式。那些曾经苍凉的荒漠,此刻在眼中呈现出另一种壮美——赭红色的雅丹地貌是大地袒露的赤诚,黑戈壁上闪烁的砾石是撒落的星辰,远方雪山融水在沙地上划出的痕迹,恰似母亲手背若隐若现的血管。
农博会上金黄的香米阵列如雕塑,百种瓜果馥郁的香气织成立体的地毯。我忽然理解这种丰饶背后的哲学:人类从来不需要把新疆变成江南,而是要让每片土地都绽放自己最本真的模样。戈壁的壮阔与江南的婉约本就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大地谱写的复调乐章。
列车在哈密完成华丽的转身,如同一个深思者在交叉路口驻足。向北是草原牧歌,向西是绿洲叙事,铁轨的分合间藏着文明的密码。此刻方才彻悟——所谓“见远山方知近道”,并非要抵达远山的巅峰,而是在攀登过程中发现:每段路途本身都是目的地,每次相遇本身就具足意义。
钢轮与铁轨撞击出永恒的节拍,窗外流转的不只是风景,更是时空的层层叠影。张骞的旌节仿佛还在风沙中飘扬,左公柳的新枝已然绿满天山南北。那些曾经以为的荒芜之地,正在书写着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绿洲传奇。
夕阳将列车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把它永远镌刻在戈壁上。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这片土地又会诞生新的奇迹——但不是凭借改天换地的妄念,而是顺应自然的智慧,是懂得在荒漠中寻找泉眼的谦逊,是明白真正的塞上江南不在水乡烟雨里,而在每个珍重当下的人心中。谢谢哈密,谢谢哈密里的你们,让我尝尽了人间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