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援疆动态
  • 项目援疆
  • 产业援疆
  • 教育援疆
  • 医疗援疆
  • 文化润疆
  • 旅游援疆
  • 消费扶贫
  • 党建引领
  • 援疆风采
  • 援疆快报
河南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援疆动态
  • 项目援疆
  • 清风豫援
  • 人才支持
  • 民族团结
  • 旅游援疆
  • 简报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润疆

屯垦地名故事丨解放坎的故事

2025年04月06日 08:13:24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柳树泉农场戈壁深处,一道道隆起如蚁穴的土堆绵延向远方,土堆下藏着的便是被一些地理学界专家赞誉的“地下运河”——坎儿井。

微信图片_20250406080351.jpg

柳树泉农场是兵团唯一拥有坎儿井的团场,也是哈密坎儿井数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柳树泉农场原有坎儿井200余条,现有坎儿井41条,坎儿井遗址44条。

在柳树泉农场,有一道坎儿井格外有名,它就是 “解放坎”。

那是70多年前,三堡村刚分到土地的杨万彦等8户翻身农民,蹲在一个快要干涸的涝坝边,默默发呆。一个秋天过去了,涝坝里也没有蓄上几口水,明年开春怎么种地?就是播下了种子,怕是也和往年一样被风沙卷走了。

“咱们自己挖坎儿井。”杨万彦一口吐沫一个钉地说,杨万彦的提议让众人眼睛发亮。他们记得老辈们说过,三十里外的梧桐窝子地下有水,只要挖一道坎儿井,就可以把水引出来。

“干!”8户农民的手紧紧攥在了一起。

可挖一道坎儿井,要打数十个丈八深的竖井,再挖几里甚至几十里长的暗渠,这活儿就是几十个劳力也要干一两个冬天。

开弓没有回头箭。每天天还没亮透,8户人家的男女老少就扛着坎土曼走向戈壁滩,走向梧桐窝子,开始了他们开挖坎儿井的“战斗”。

男人们用羊皮绳捆着腰往竖井下吊,女人们跪在井口摇辘轳,孩子们提着瓦罐送馕饼。井底渗出的冰水没过膝盖,杨万彦他们手里的"尖子"(一种形似镐头的工具)却一刻不停地向前开凿。

有一天,井壁突然塌方了,正在施工的小姜被埋在了泥土里。杨万彦他们又是扒又是拽,把小姜救了出来。小姜上井后没有歇息多久,就又嚷嚷着下井了。

开春时节,当第一股清泉从暗渠涌向明渠,8户农民迎着坎儿井哗啦啦的流水,奔跑着,欢呼着,这是解放的农民开挖的第一道坎儿井出水了。这道坎儿井自此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解放坎”。

岁月变迁,地下水位在逐年下降,坎儿井流量在不断减少。柳树泉农场的各族职工群众每年都对坎儿井进行清淤疏浚,利用坎儿井进行自压喷灌试验。

微信图片_20250406080355.jpg

随着时代的发展,柳树泉农场为每一条坎儿井建档立案,开展坎儿井抢修性保护利用工程。河南省在援疆工作中,更是助力坎儿井的恢复、清淤及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坎儿井汇流水源工程。

今天,坎儿井仍在讲述着一个个“解放坎”的故事,续写着柳树泉农场各族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最美篇章。


来源: 新型融媒 编辑:

>>更多伊吾县

  • 哈密伊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顺利完成2025年度地方病氟检测实验室质量评价盲样考核工作哈密伊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顺利完成2025年度地方病氟检测实验室质量评价盲样考核工作

    地方病氟检测实验室质量评价盲样考核为强化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持续 【详情】

  • 哈密伊吾县:算力为基 创新为翼 算力产业蓬勃发展哈密伊吾县:算力为基 创新为翼 算力产业蓬勃发展

    在新疆哈密市东北部的戈壁深处,一场以“绿电赋能 算力破局”为主 【详情】

  • 伊吾县:边疆小城的育人诗篇伊吾县:边疆小城的育人诗篇

    在新疆东部的伊吾县,这座被戈壁与绿洲环抱的边境小城,教育的星火正 【详情】

援疆风采

  • 刘宁会见哈密市党政代表团
    刘宁会见哈密市党政代表团
  • 孙涛看望慰问援疆干部人才
    孙涛看望慰问援疆干部人才
  • 卢希望带领哈密市商务局一行赴河南省商务厅交流对接商务援疆工作
    卢希望带领哈密市商务局一行赴河南省商务厅交流对接商务援疆工作
  • 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考察学习
    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考察学习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2024 HNDXRMT.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欣欣象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18015758号-11 企业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众旺路52号 固定电话:0371-6588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