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新疆不只有大漠戈壁,还会有花开的草原和会唱歌的湖水,更有能歌善舞的各民族好朋友……原来研学的意义,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让‘远方’变成‘心里的某个地方’”。这是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纬二路校区七年级五班的朱梓萱同学参加“从嵩山到天山”研学活动回来后抒发的感慨。
山河相望,豫哈情深。从2010年国家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豫哈两地之间因援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豫哈教育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不断。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作为教育厅直属的实验学校,一直勇于承担“教育援疆”责任,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不仅派出多批名师前往哈密和第十三师,将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到边疆,还与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多所学校结为友好发展共同体学校。为进一步加强豫哈教育交流,增强豫哈地区各民族师生情谊,5月1日—8日,在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罗敏带领下,70名师生跨越山海,奔赴新疆哈密,用“从嵩山到天山”的研学之旅,谱写豫哈学校学校手拉手,各民族师生心连心的豫哈教育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章。
师生从郑州火车站出发踏上“从嵩山到天山”研学之旅
中原天山紧密相连
当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师生走进豫哈实验中学,一场跨越千里的交流活动火热开展,豫哈实验学校是一所由河南省援疆资金全资建设的学校,在这里,共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12个不同民族的同学一起幸福相处,共同学习,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学生来到这里,与豫哈实验学校的同学们欢聚一堂,我校师生带来了《说说俺们河南都有啥》等特色节目,向哈密的同学们介绍老家河南的中原文化,倾听豫哈实验学校的同学对学校追根溯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介绍,在同学结对手拉手环节,他们激动的互相分享着各自学校的历史、文化与办学特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在豫哈实验学校访校交流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同学与豫哈实验学校同学结对交流,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罗敏校长与豫哈实验学校吾其空·卡德尔校长共同举起民族团结纪念品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学校,一下车同学们就有了别样的幸福感受,因为我校在红星学校援疆的李德江老师和学校全体领导都到大门口热情迎接我校师生的到来。在校史馆,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兵团精神的伟大,见证了学校七十多年传承红色基因,扎根新星大地办学的光荣。随后两校师生通过才艺展示、文化交流等活动,在欢歌笑语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欢快的新疆民族舞蹈,新颖的《遨游汉字王国》表演……不同的才艺,展示出河南和兵团第十三师少年各自的风采,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活力和博大精深。这种跨越地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为两地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民族团结与文化润疆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罗敏校长与红星学校尚囧校长举起两校友谊的象征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李卿妍同学和红星学校维吾尔族同学夏迪雅·尼亚孜紧紧拥抱在一起
在红星学校留下友谊的记录
携手共进感悟文明
研学,让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同学们第一次直观感受了“地下运河”的坎儿井,看到了新疆各族人民为建设好祖国边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坚韧与智慧!第一次走进哈密回王府,知道了哈密瓜的来历,见证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第一次穿越刚刚建成的东天山隧道,见到天山南的戈壁荒滩和天山北如诗如画的高家湖湿地,将地理课堂知识与现实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更加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与壮丽;第一次看到庙儿沟的古代烽燧,感受到了穿越千年的丝路之风;而新星博物馆的件件珍贵文物,更是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兵团战士用双手战胜戈壁,让沙漠变成绿洲的伟大,也见到了河南援疆取得的丰硕成果。
大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和美丽的自然对话,感受着在新疆大地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得紧紧的,共同建设好祖国边疆的干劲与热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铸进每个人的心里!
在美丽的高家湖湿地见证祖国处处是花园
在古烽燧遗址感受跨越千年的丝路古风
在新星博物馆传承兵团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满载而归 砥砺前行
此次研学活动,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师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大家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在亲身体验中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在与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各民族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同学们认识了新同学,获得了新友谊,切实懂得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性。
“在红星学校,和我结对的也是一个六年级的同学。我送给他一把扇子,他送我一张小挂毯。这些礼物虽然很小,但被我们赋予了感情和心意。我们欣然接受了对方的礼物。那一刻,我感受到,虽然两地相隔遥远,但因这一把团扇、一张挂毯,嵩山和天山奇妙地链接在了一起。我会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感受到的友谊带回河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共同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六年级的赵乐洋同学激动地说道。
《遨游汉字王国》的表演者五年级符良凯同学说:“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的甲骨文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文明。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会说话!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美丽的天山脚下,有一座城市,它的名字叫做哈密。哈密地处边陲,是丝路的重要中转站之一,融合着中西方各族文化。有回满汉维四族合璧的回王府,还有来自中国各地和再加以融合的各类美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民族文化大融合。从河南到哈密,从嵩山到天山。成功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精神。”
跨越五千里的研学,是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友好交往的生动实践,是教育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有益探索。还是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播种之旅,必将在豫哈两地各民族师生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教育交往交流交融之果。这次研学的成功举行,离不开罗敏校长带领下学校各校区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家长们的积极配合,更离不开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援疆前指的关心和指导,还离不开哈密市和第十三师新星市教育局及友好学校领导师生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一次研学行,永远援疆情!未来,我校将继续担起教育援疆重任,与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各友好学校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民族团结与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促进豫哈教育更好发展。
作者: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 马洁、蒋紫薇、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