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晚8点,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博实楼七楼会议室气氛热烈,一场聚焦发挥“5+1”援疆教师人才作用、全力推进学院内涵建设的座谈会在此举行。
河南理工大学援疆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盛伟,依据多年普通高等教育经历和六年职教援疆工作经验,提出了极具创新性的“五个一”与“123456”建设方案,并在交流座谈会上,毫无保留地与各位援疆教师分享。该方案从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等多个维度,为学院的内涵建设勾勒出清晰的路径。
与会的援疆教师们积极响应,围绕方案展开了深入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此次座谈会成效显著,不仅为学院推进提质培优工作锚定了清晰的方向,更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思路,助力学院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实现办学层次的全面提升。
援疆教师领航
“五个一”夯实内涵建设根基
立足产业特色,编创实用教材:“我们要立足新疆产业需求与职业教育特色,这是编写教材的根本。”援疆教师们计划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将最新技术、工艺融入教材。在讨论中,有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调研中的发现,强调要填补学院特色教材空白,为教学提供实用知识,助力学生掌握新时代所需知识。
携手企业合作,引入前沿技能:谈到与企业合作,援疆教师们热情高涨。他们提出搭建技术交流平台,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化教学,让师生接触并熟练运用先进技术。一位援疆教师兴奋地分享着自己联系的企业资源,认为这将极大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筑牢技术基础。
践行师徒结对,培育骨干师资:“师徒结对,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把本领传给本地教师。”援疆教师们坚定地表示。通过日常教学指导、教学反思研讨、公开课观摩等,助力本地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打造学院骨干师资力量,这一想法得到了全体援疆教师的积极响应。
引领团队打造,实现人才本土:以援疆教师为引领,联合本地骨干教师打造专业教学团队的提议,也引发了热烈讨论。大家计划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竞赛、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实现人才本土化,推动学院持续发展,并分享了各自在团队建设方面的经验,为达成这一目标出谋划策。
结合多方需求,优化专业方案:援疆教师们认真梳理学院专业现状,结合产业需求、学院发展定位及教育部要求,热烈探讨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学院与专业建设方案。他们明确专业发展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力求推动学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援疆智慧汇聚
“123456”方案赋能专业全面发展
聚力打造特色品牌:各系部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全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学科。紧密围绕产业需求,精准定位专业方向,有效提升专业影响力,增强在区域内的竞争力,以特色专业带动学院整体发展。
全力服务两大目标:始终聚焦高质量学生培养与高水平社会服务。精心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从多维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深入落实三项融通:持续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搭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桥梁,深化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促进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知识创新与技术应用的良性互动局面。
科学构建团队体系:每个系部合理规划,成立若干教学科研团队和一个文体教育团队。教学科研团队对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合作企业,实现教学、科研与产业无缝结合;文体教育团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扎实落实五金建设:积极践行教育部五金建设理念(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教师,金基地),全方位提升学院硬件、软件、活件、要件和金件水平。为教学科研工作打造优质环境,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条件。
精准对接主导产业:各系部至少对接哈密六大主导产业中的1-2个,密切关注产业动态需求。及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座谈会上,援疆教师们充分展现出积极主动、勇于担当的精神,为学院内涵建设及自身作用发挥提供了清晰思路。在“五个一”工作要点和“123456”建设方案引领下,豫哈教育协作正以更清晰的路径、更饱满的激情,共同书写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奋进篇章,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