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深化“组团式”援疆模式、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关键路径。河南省对口援疆工作把教育援疆、科技援疆、人才援疆贯通起来,系统谋划、一体推进,有力促进了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哈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正在建设的援疆教育学院。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新加摄
河南省始终把教育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哈密市、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教育援疆资金8.7亿元,选派各类援疆教育人才1800余人,新增校舍面积15.81万平方米,培训受援地教师6000余人次,教育援疆成为了河南援疆工作的靓丽名片。 张卫营是河南省洛阳市红山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党支部书记、校长,2024年8月,他作为河南省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疆成员担任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的教务主任,面对新建学校和年轻教师队伍,张卫营移植洛阳教师成长经验,开展专业化成长培训,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卫营说:“年轻的教师队伍有热情,但是缺少经验,那我们就通过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促进我们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来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把洛阳先进教师经验移植过来,从方方面面入手来提升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 2023年8月,张文静从新疆师范大学毕业后到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担任数学教师。在当时的援疆教师王红云、徐莹莹的悉心引领下,她通过系统的备课指导、听课学习、微课讲评等,专业能力迅速提升,快速融入并胜任教育教学岗位。 孩子们在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上课。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新加摄 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张文静说:“虽然这两位老师已经回到了她们原本的教学岗位,但是她们的教学经验一直也是让我们深记于心,通过这两位老师传授的教学经验,让我们更加的能够融入课堂中,让孩子与老师交朋友,与老师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近年来,河南省科技战线在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落实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部署要求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相结合,从中原到天山,围绕新疆所需、河南所有,务实开展科技援疆工作。 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为河南援疆项目,2020年正式投入运营。2022年获批自治区首批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使哈密市真正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科研机构。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战略,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运营新模式,建设哈密市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为智力援疆、科技援疆提供平台,为哈密市打造区域性的发展高地、创新高地提供科技支撑。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学习。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新加摄 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战略合并,为助推学校转型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在教育人才上给予大力支持,先后选派河南9名中组部援疆干部,50名“组团式”教育人才到校工作,在各教学系部全面开展全周期、嵌入式教育帮扶。援疆教育人才创新构建“双师双能”培养机制,与学校近百名青年骨干教师结成“师带徒”对子。通过“一对一”教学指导、“手把手”技能传授,重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援疆干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学科建设、专业升本、科研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成功打造6个产学研用平台,为学院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手记】 从豫哈实验学校的琅琅书声,到科研机构的拔节生长,再到职业学院的机床轰鸣,哈密以河南援疆之力,书写了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精彩答卷,这份答卷,见证了豫哈两地的深情厚谊和丰硕成果。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的大门。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新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