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矢志守护 哈密儿童健康
在哈密这片各民族交融共生的热土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儿女共同的心声与行动方向。而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儿科,主任医师崔云芝用医者仁心与坚守奉献,将对患儿的守护化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诠释着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的深刻内涵。
退休不褪色,为各族患儿筑起健康防线
作为原儿科主任,崔云芝早已将守护哈密各族儿童的健康刻进心里。退休后,面对医院的诚挚邀请和儿科医生资源紧张的现状,念及各民族家庭中孩子们对专业医疗的迫切需求,她毅然重返岗位,以返聘专家身份坐诊,后又接过儿科负责人的重担,助力年轻医生成长。她的回归,不仅为儿科注入专业力量,更像一座桥梁,连接起各族家庭对健康的期盼,用坚守告诉大家:在守护生命的战场上,各民族医护与患儿始终站在一起。
生死竞速间,彰显民族团结的生命力量
2025 年 6 月底的深夜,一名急性会厌炎合并 Ⅳ 度喉梗阻的少数民族患儿被紧急送医,血氧饱和度骤降,生命岌岌可危。接到通知的崔云芝火速赶回科室,面对患儿的危急情况,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哪个民族的孩子,都是生命,必须拼尽全力!” 在她的带领下,各族医护人员紧密协作,不分彼此,凭借精湛医术成功为患儿打通生命通道。术后两天两夜,崔云芝寸步不离守护,最终让患儿转危为安。家属送来的锦旗,不仅是对医者的感谢,更见证了危急时刻各民族携手与死神赛跑的团结力量。
突破首例时,用医术架起共筑健康的桥梁
同年 7 月底,一名 2 岁的少数民族患儿因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重度心包积液命悬一线。崔云芝迅速组织团队,与援疆专家 —— 儿童重症科副主任医师薛圆圆(援疆专家)共同研讨方案。两人默契配合,在超声室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哈密市首例儿童心包积液穿刺术,抽出 60ml 积液缓解了患儿症状。这场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医疗技术的突破,更是援疆专家与本地医护携手共进的见证,彰显了各民族在医学领域互帮互助、共同提升,为各族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深厚情谊。
创新救治中 让共同体意识在生命起点扎根
8 月 7 日,一名 28 周的早产超低体重儿面临救治难题,传统手段难以奏效。崔云芝与援疆专家 —— 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庄芳莉(援疆专家)共同决策,为患儿施行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手术中,两人精准配合,成功为这个脆弱的小生命搭建起生命通道。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哈密新生儿救治水平,更让这个小生命,在生命起点就感受到了各民族医护人员共同托举的温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呵护新生命的过程中悄然扎根。
崔云芝的事迹,是哈密各族人民携手前行的缩影。她用退休后的坚守、生死瞬间的担当、技术突破时的协作,将对各族儿童的健康守护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医者仁心跨越民族的大爱,看到了各民族医护人员并肩作战的团结,更看到了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生动体现。这份坚守与奉献,正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每一个健康守护的瞬间愈发牢固,凝聚起守护各族群众幸福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