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哈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医者,他叫韩志勇,是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中医儿科医师,也是一名留疆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和共产党员。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医疗工作中践行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践行者。
2016年,大学刚毕业的韩志勇,面对内地众多发展机会,毅然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跨越2000多公里,从河南汝南来到新疆哈密,投身基层医疗事业。“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响亮的口号成为他前行的动力。
初到哈密,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医疗资源有限等难题接踵而至,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韩志勇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扎根此地的决心。在沁城乡卫生院服务时,一位维吾尔族老奶奶在他过年回家时,送来自家枣树结的大枣,紧紧拉着他的手,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回来。这份质朴的情谊,让韩志勇深刻领会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他为各族群众服务的信念。
在中医儿科的岗位上,韩志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独特优势。曾有一个维吾尔族小男孩,因腺样体肥大被建议手术,家长心疼孩子,找到韩志勇寻求中医治疗。韩志勇仔细研究病情后,为他制定了中药调理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孩子的症状明显改善,最终成功避免了手术。那一刻,家长眼中满是感激,孩子康复后绽放的笑容,让韩志勇真切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他用中草药帮助近200名腺样体肥大患儿免受手术之苦,用中药治疗让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不再频繁发病,用穴位贴敷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的患儿缓解病痛。这些实实在在的疗效,不仅赢得了患儿家长的赞誉与信任,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来。
韩志勇深刻认识到,医疗工作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连接各民族同胞心灵的桥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每一次耐心地与少数民族家长沟通病情,每一次为他们详细讲解治疗方案,每一次收到他们康复后的感谢,都是民族团结的温暖体现。在这里,他看到了各民族同胞对健康的共同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大家虽来自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但在疾病面前,目标一致,相互信任,携手战胜病魔。
对于医疗工作者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非凡,这是服务各族群众的思想根基,也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动力源泉。韩志勇秉持“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关怀,为各族同胞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不仅是职业使命,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担当。
在日常工作中,他积极加强与各民族同事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汇聚多元智慧,提升医疗团队整体实力;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将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服务,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与理解;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和公益活动,提高各族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让医疗服务惠及更多人。
韩志勇表示,今后将继续扎根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表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为更多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为民族团结添砖加瓦。
他说:“只要每一位医疗工作者都心怀大爱,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就能汇聚起守护各族同胞健康的强大力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医疗领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韩志勇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一名医者的仁心,更清晰地感受到民族团结所凝聚的磅礴力量,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平凡坚守中的生动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