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大地上,民族团结是永恒的主题,更是跨越千里的情谊纽带。来自河南疾控系统的援疆老师张二鹏、李懿,用专业与奉献,在疾控中心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谱写了一曲"豫疆同心、共筑健康"的民族团结赞歌。
并肩作战,汗水里浸润手足情
核酸检测实验室是疫情防控的 "前沿阵地"。2020年7月新冠疫情最紧张的时刻,河南援疆老师张二鹏和李懿不远千里赶赴哈密开展技术指导。两位老师抵哈后,顾不上长途奔波的疲惫,立即投身于核酸检测工作。面对繁重的检测任务,他们始终坚守岗位,防护服里的衣衫被汗水反复浸透又风干,脸上的勒痕如同 “勋章”。在高效完成检测任务的同时,他们把河南先进的检测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各民族同事,从样本处理的规范流程,到结果判读的关键要点,每一个细节都耐心讲解。在操作台前,两位老师手把手教学,来自各乡镇卫生院的各民族同事认真学习,不同民族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共同为提升检测效率而努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豫哈两地的抗疫力量紧密融合,本地团队的检测能力在实战中得到了快速提升。
核酸检测间隙,本是难得的休息时间,张二鹏、李懿却牵挂着理化实验室的水中镉考核任务。为帮助中心攻克这一难题,他们与海迪尼莎·热合曼、刘文亮、邱陈俊姬等同事组成攻坚小组,一头扎进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大家分工协作,河南援疆老师凭借丰富的经验把控方向,各族同事则发挥细致耐心的优势进行操作。从仪器校准到试剂配比,一次次试验,一遍遍优化方案。深夜的实验室里,不同民族的身影在操作台旁交替忙碌,直到凌晨 5 点,当最后一组精准数据出炉,大家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放松下来。考核通过的那一刻,实验室里响起各族同事的欢呼声,大家紧紧相握的手掌中,传递的是跨越地域的信任,是豫哈并肩胜利的喜悦,更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
同吃同住,烟火中凝聚家的暖
在单位的食堂里、宿舍区,张二鹏和李懿从不把自己当"外人"。每逢节日,大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面团在手中流转,笑声在屋里回荡。冬日里的火锅宴更是热闹,锅里翻滚着各族同事带来的特色食材,大家聊着工作趣事,分享家乡故事,陌生感在热气腾腾中渐渐消融,亲切感在餐叙时光里悄悄升温。
培训课堂上的"传帮带":技术赋能共成长
"大家看,这个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光路调整很关键,稍不注意就会影响检测结果......"工作闲暇时,张二鹏的培训课堂总是座无虚席。他把多年的理化检测经验整理成笔记,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仪器操作技巧和原理,连最复杂的公式都拆解得通俗易懂。李懿则擅长"手把手"教学,会给大家讲解核酸检测原理及注意事项,时常提醒科室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耐心纠正每一个细节。
在两位老师的带动下,科室里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各族同事互教互学,技术水平同步提升,不少人成了岗位上的"技术能手"。 同心同行,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2025年7月30日李懿老师再次来哈带教 从实验室里的精准操作到食堂里的欢声笑语,从技术难题的攻克到生活点滴的关怀,张二鹏、李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谛。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更播撒下了跨越地域的情谊种子。在中心这个多民族集体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专业守护一方健康,用真情浇灌团结之花,让豫哈深情在共同奋斗中愈发深厚,民族团结的主旋律在天山脚下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