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与时间赛跑,每一秒都弥足珍贵。7月25日下午,一场聚焦“生死救援”的生命急救技能培训在巴里坤大河机场紧张展开。在河南援疆医疗专家童贞医师的专业指导下,机场工作人员系统掌握了在航空运输一线挽救生命的关键技能。
援疆专家领衔,传授“黄金四分钟”要诀
面对机场发出的专业培训邀请,大河卫生院院长张永会迅速响应,组织精干力量,并特别协调河南援疆医疗专家童贞医师带队前往。童医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为现场学员系统讲解了人工心肺复苏(CPR)核心技术、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操作规范、血压血糖监测方法,以及急危重症与休克的快速识别要点。
“时间就是生命,救治不容疏忽,特别是在‘黄金救治四分钟’内!”童贞医师在理论讲解中反复强调早期干预的极端重要性。她亲自示范每一步操作流程,深入剖析抢救细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执行的救援方案。
智能模拟实战,一对一锤炼过硬本领
理论学习后,培训迅速转入高强度的实操环节,机场数十名工作人员分组在连接了实时检测仪器的模拟人身上进行沉浸式演练。从精准定位颈动脉搏动、规范实施胸外按压(确保深度与频率达标),到进行有效人工呼吸,乃至完成整套抢救流程,每一步操作都得到即时反馈与专业纠正。
“一分钟内实施AED除颤,患者心脏转复率可高达90%!”童贞特别针对机场配备的AED设备进行专项讲解,并着重指出在紧张的急救现场,团队的紧密关注与高效协作是成功施救的另一核心支柱。
能力显著提升,筑牢航空安全生命防线
历时两小时的深度培训,机场工作人员学习热情高涨,深感肩负的生命救援责任之重。“这次由援疆专家带来的高水平医疗培训,让我们一线保障人员深刻认识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正确施救’是航空运输环节成功挽救生命的核心要素。”机场负责人赵天辰说,“此次培训显著提升了巴里坤大河机场的整体应急救护实战能力,为旅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增添了至关重要的保障。”
本次培训不仅是大河卫生院与援疆医疗力量服务地方、支援边疆的生动实践,更是巴里坤机场提升公共服务能级、强化安全运行保障的关键一步。急救技能的普及与提升,为穿梭于蓝天的旅途,系上了更坚实的“生命安全带”。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援疆记者 曹博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