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支教,是我内心深处长久以来燃烧的梦想和渴望。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张桂梅老师,愿做大山里一盏无私奉献的灯,用家国情怀的大爱,坚韧不拔的精神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她的灯同样成为我教学路上前进的灯塔,提升了认知教育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正是这样的一座精神丰碑,更使我坚定了援疆支教的决心和信心。
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广袤无垠的沙漠,巍峨壮丽的雪山,纯真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如同不可抗拒的力量,牵引着我的心灵,触动着我的情感。2024年9月28日我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新疆无限的向往,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疆支教的征途。希望能为新疆的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力量和青春的张扬,期待在异地他乡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走近学生,了解学情
8月29日,我们带着责任和使命踏入了受援学校----伊吾县高中,担任高三五班英语。下午两名皮肤白皙,闪着会说话大眼睛的女学生来到办公室。得知我是他们班新来的英语老师,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拥住我说:“我们终于有英语老师了”。从孩子们口中了解到,因缺英语老师,五班孩子们近一个月英语课都在上自习。体会到他们多日来的迷茫和无助,我迫不及待地备好课,当晚就满怀激情走进教室,精神高昂地踏上讲台,想分分钟就把知识都输送给他们,陪伴他们成长,享受与他们共同学习的每一时刻。
来办公室的这两位小姑娘就是我最先认识的兹拉勒和萨基代姆。经过课下和孩子们的沟通得知英语是他们最薄弱学科。初中基础没打好,高中英语学习没跟上,词汇量少的惊人。文章基本读不懂。经调查,全班36人,34人不认音标,单词不会读,更不用说语法了。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在这所学校如泥牛入海,缘木求鱼。我们需立足现实,降低期待,量身定做,探索出新的适合这些民族孩子学习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抓基础,学音标
音标是语言的基石和灵魂。音标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的背诵和记忆单词,提高拼写准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音标的发音和汉语拼音在某些因素上存在着对应关系。很多辅音因素都可模仿汉语的发音。我把这两种语言符号分层分类对比,把拼音助记音标,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教会了全体学生辨识音标,使他们拥有了看音标就会读单词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今的英语课堂已书声琅琅,再也没有人说不会读单词了。
单词----考试的基石和利器
英语单词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听说读写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才能顺利进行,同时也是提升语言能力和应试成绩的关键。而学生对记单词很是讨厌,总抱怨记得慢,忘得快,觉得是一项枯燥无味、令人头疼的学习任务。为了帮助孩子们迅速突破,提升兴趣和效率,我琢磨出几种快速记忆单词的方法。例如:分类法,谐音法,拆解法,派生法,情景法,卡片法,句型法……学生们很是好奇,深感有趣。背单词也能洋溢着笑容和自信了。降低了难度,就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
语法是纽带、是桥梁
英语语法是连接词汇与表达的桥梁。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的根本,没有良好的语法基础,即使词汇量再大,也可能因为结构混乱而导致信息误解。我用最简单的、有趣的方法给学生展示理论性、抽象性的语法,使学生在快乐、好奇中畅游知识的海洋。例如:学生最难理解的句子结构,我通过画一个人形图,用人体的构造来展示出无聊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再辅助一些明了的例句。
在学习时态时,我画以时间轴,使学生迅速掌握时态的概念和内涵。以便准确运用合适的时态造句子,写文章。这种方式的语法课使学生们能够轻松,形象地获取知识。
在抓基础教学的同时,实战性研习一点都不敢懈怠。根据各种题型的不同特点,指导学生在词汇量不够的情况下,根据做题的技能和方法最大限度的得分。10月16日迎来了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罗博航举着试卷欢呼:“老师,我的A篇全对了,总分儿涨了20分。”乃则热手拿试卷跳了起来,“老师,我竟然是咱班第一名,我太高兴了,爱你,老师。”祖拜代羞怯的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的语法填空就错了一个,我对我的英语更有信心了。”孩子们纷纷展示着自己的成果,班里沸腾了,孩子们进步了,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希望,更加自信了。他们的进步后的雀跃,更是点燃了我的工作热情。
言传身教,亦师亦友
援疆支教不仅是我教学生涯的一场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使我学会在奉献中成长,在交流中感悟,用心去倾听,用爱去教导。
几周过去了,孩子们从最初对我的期待、观望、好奇和敬畏。随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默契和共鸣,最终被他们信任、认可和接纳。课下他们对我有很多称呼:王总、王老师、王妈妈、王老板,甚至戏称我为王奶奶。课下他们会蜂拥而至我的办公室,倾诉情绪的,问问题的,默写单词的,还有向我讨要美食的。有一次大课间,赫科麦提,祖拜代,排合如拉江等几个学生寻我到舞蹈房问问题,我们席地而坐,我用心的讲,他们投入的听。周末返校,他们会给我带回他们家乡的特产各种干果。他们生病了,我会及时的给带来药物爱护他们。爱是相互的,我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份情谊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我有晨练跑步的习惯,操场上看到学生们上早操时,一脸的倦意。纷纷抱怨,极不情愿,队伍参差不齐,步伐错乱无序,队列凌乱不堪。我主动加入到他们的队列,和班长一起规范他们的行为,带他们一起喊口号,我的声音和激情感染了他们。五班跑操的人数越来越多,口号声越来越大,势气越来越强,队形也越来越整齐。我偶尔的一次不到场,就会引起他们的极大的关注和不适应。"老师,你怎么了?怎么没来跑操,不舒服还是逃懒?”体育课,我从操场边经过,他们唤我和他们一起打球。“老师,过来,和我们一起,我们教你”。累了,停下来的我们围成一圈,听我讲励志故事,讲我南乐的学生。或是他们争先给我讲他们的家乡:五堡的大海道,盐池的羊,巴里坤的美食,戈壁的玉,并真诚地邀请我到他们家去做客。他们真挚的笑容,朴实的语言,发自内心的关怀,如同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我深受感动。谢谢孩子们,感恩遇见!我们有缘相识在辽阔的边疆,畅聊人生,携手前行!
学生眼中的我
赫科麦提:老师,你的英语课时间咋就过得那么快?
萨吉代姆:老师,我们回宿舍都在谈论你,其他班的学生都羡慕我们,希望能来我们班上英语课。
罗博航:老师,我会看音标读单词了,对英语越来越有兴趣了。
艾则麦提:老师,你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乃则热:老师,你咋总那么有激情?你活成了18岁,我们活成了80岁,我们要向你学习。
穆斯塔帕:老师,其实我从初中就放弃了英语,你让我重拾了学英语的信心。
阿比代:老师,我一定抓住你教我们英语的机会,努力学好。
……
支教不仅是给予,更是收获。在这些日子里,我学会了坚韧与奉献,也收获了成长与幸福。
每一次与孩子们的互动,都是心灵的触碰。每一个孩子的笑容,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每一次孩子们的进步,都是我最好的回报。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作者:濮阳市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英语援疆教师王瑞娟(伊吾县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