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2024 年 8 月,怀揣对教育的赤诚热爱与支援边疆的坚定决心,我告别家乡,辗转来到新疆第十三师新星市柳树泉农场幼儿园,开启了一段缱绻壮怀援疆情、毕生难忘的援疆征程。
初至幼儿园,新奇与棘手并存。园内多是少数民族家庭的孩子,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让我以往的管理与教学方法失去效用。加之身体不适,干燥气候使喉咙干痒,饮食差异让肠胃不适,陌生氛围笼罩,焦虑悄然滋生。然而,孩子们那一双双澄澈纯真的眼眸,如熠熠星辰,瞬间点燃我的斗志,驱散阴霾。
我迅速融入其中,深入孩子们的日常,观察教学实况,倾听各方反馈,探寻问题根源。户外游戏材料匮乏,限制了孩子们的欢乐;教师理论知识不足、教研方法不当、教学手法陈旧,难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室内区域设置不合理,自主游戏无法契合幼儿特性……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于是,针对性的教研活动热烈开展。我竭力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大家消除顾虑、坦诚交流、碰撞思维,遵循“实践-教研-再实践”的循环,反复打磨优化。同时,邀请三门峡市湖滨区的幼教精英远程助力,为本地教师带来前沿养分。
此外,我利用下班后的碎片时间,组织教师线上“充电”,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师“传帮带”上更是全力以赴。如有两位年轻的古丽老师,起初面对孩子慌乱无措,组织活动时紧张口令不清晰,我就多次深入班级,从备课、教具准备到师幼互动,悉心指导。看着她们从青涩走向从容,在活动中绽放光彩,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份帮扶,传递的不仅是经验,更是教育的希望火种,让先进理念在边陲之地生根发芽。
户外间操时,民族传统舞蹈与活泼的幼儿韵律操完美融合,我和孩子们手拉手、转圈圈,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此时,文化差异消失不见,唯有童真相互交融,尽显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家长开放日后,家长们与我促膝长谈,我倾听着期许与担忧,也传递科学育儿经和心理呵护法。一次组织孩子外出活动归园时,天色已晚,有个小女生悄悄塞给我一个蝴蝶结卡片,甜甜地说:“园长妈妈,我希望你天天开心。”柳树泉的冬天很冷,但那一刻,心很暖,疲惫一扫而空。
归期渐近,这段援疆岁月,如飞逝的箭镞,却留下无数珍贵记忆。舍不了孩子们软糯的“园长妈妈”呼声,老师们诚挚的笑脸与奋进之姿,并肩奋进的朝朝暮暮,皆是我生命中的无价珍宝。我坚信,点滴努力汇聚,必将照亮边疆教育的漫漫长路,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河南-兵团十三师教育的情谊,早已融入血脉,不断传承、延续。
作者:柳树泉农场幼儿园援疆副园长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