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间,我到哈密援疆已近半年。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锻炼、是使命、是责任、是担当,更是满满的收获。还记得当初毅然主动请缨去援疆时,亲人的万分不舍和担忧,但怀着对大美新疆的向往和青春的梦想,我期待而又激动地奔向心中那一方神奇的净土。
从援疆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在新疆的工作时间已进入倒计时,非常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初到第十三师哈密垦区人民检察院,我便被兵团人的精神风貌深深感染。身边同事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甘于奉献的精神、无限的活力和坚韧的毅力,无一不让我动容。各族干警勇于在边疆基层扎根,坚守岗位,埋头苦干,更让人深深敬佩,让我这个年轻的援疆干警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我很喜欢作家李娟,她的书,让我领略到了新疆这个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地方,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千里河流与万顷草原同在。然而与家乡相隔2500公里,高温暴晒、气候干燥、水土不服,也让我经历了流鼻血、嗓音沙哑、皮肤皲裂等各种不适。我克服气候、时差、饮食等诸多不便,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完全融入了当地的工作生活。
根据工作安排,我被分配到刑事检察部工作,起初主任只给我安排一些轻松的工作。然而理性告诉我,我是肩负使命而来,接受历练、迎难而上,方是检察人的责任担当。我对主任说:“我觉得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如果不用汗水浇灌援疆的时光,这份回忆是单薄的。我希望,多年后回忆起援疆经历,也曾留下和同志们一起努力奋斗的痕迹。”
援疆工作只有短短半年,但我始终把自己作为院里的一份子,积极参与院里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融入了哈密垦区检察院这个大集体中。在备战第十三师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论辩赛时,由于我刚参加完河南省检察机关普通犯罪检察分区论辩赛,我把参赛经历和同志们进行了分享,这次我不仅是选手,还是“教练”。我组织队员们模拟辩论,给队员们修改稿子,分享辩论技巧和感受,耐心解答大家的问题等。最终,我指导的团队获得“最佳辩论团队”称号,我获得“最佳辩手”称号。这些优异的成绩是对我们团队协作的最好诠释。不久前,每个师选派一名选手去兵团检察院参加未成年人检察精品法治课比赛。领导把这项工作交给我,我感觉很光荣,压力也很大。一遍一遍试讲,每天集体研讨,不断完善参赛方案,维族干警阿提克汗主任和雅诗还利用下班时间帮我修改PPT,为课件增彩不少。我带着集体智慧的结晶去兵团参赛。最终,大家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荣获了精品法治课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援疆期间,我参与办理多起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办案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些罪错未成年人有的缺乏家庭的关爱,有的因为无知触碰法律红线,非常令人痛心。我和同事们分析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矫治工作现状,反思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成因,提出具体的完善路径,完成了调研文章《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研究》,希望能够用法治阳光感化“迷途少年”。
援疆之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也充满了成长和喜悦。我很高兴27岁生日在援疆期间度过,十分有意义,必将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曾去看望“访惠聚”的同事(从2014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听他介绍“访惠聚”如何密切联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让我受益匪浅;曾和同事在40℃的高温开庭到两点,汗流浃背也严谨不减;曾和同事讨论工作到深夜,目标一致、全力以赴;曾看到天山美景,感动地热泪盈眶……这片土地带给我太多的美好和感动。
祖国河山壮丽辽阔,如诗如画的美景,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和描绘。社会稳定繁荣、公平正义的彰显,需要我们检察人守护和捍卫。我对千里援疆工作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一次援疆行,一生哈检情。这是一次难忘又宝贵的经历,增进了友谊、提升了能力、丰富了阅历,领略了祖国山河壮美。这份财富会永远伴随我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受益终生。回望半年的援疆路,充实、宝贵且真实,点点滴滴、往事历历,依旧如刚出征时那般满怀豪情,我将以青春和梦想继续践行援疆情怀。
鹤壁市鹤山区人民检察院援疆干部:琚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