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中原奔东疆,支教帮扶筑国强。万里迢迢不思远,教书育人谱新章。”九月的朝阳,如诗篇般轻轻洒在被秋风微抚的校园小径上。我迎来了教师生涯的新篇章——新疆支教,与民族大家庭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
几节课下来,我与孩子们的关系愈发亲密无间,他们活泼可爱的表情与渴望知识的眼神,成为我走进教室时最大的兴趣与动力。阿扎玛提的话语,像春风拂面而来,他说我是他最喜欢的老师,他悄悄告诉我:“老师,我给你起了个绰号,第五代火影忍者——千手纲手,我的偶像,我可喜欢上你的课啦”。八年级的时候,他从阿勒泰转学过来。这个孩子,面对艰苦的生活,脸上洋溢着乐观自信和坚强勇敢。他热情、单纯又真诚,让我深深地喜欢他,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为他遮风挡雨,让他在学校拥有家的温暖与安宁。
天山冰花在日出里燃烧,巴里坤的冬天,像阿波罗的羽毛,美丽而耀眼。作为一名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我肩负着四个班级,每周16节课程的教学任务。面对巨量的教学任务,繁重的课程压力,以及语言沟通不便的挑战,我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触碰和情感的交融。
当家乡河南的秋天依然温暖如春时,这里已经漫天飞雪。作为援疆教师,我们的周末都在宿舍度过。其实,我知道困住我的不是冰雪,而是冰冷的心境。迷茫之中,久违的阳光穿过晶莹的冰挂照在雪面上,纯净而灿烂。忽然,一群唱着歌的小雪人挤入了院子,打破了雪日的宁静。“老师、老师,我们送你天山冰花!”孩子们一起向我涌来。“老师,我们来陪你了,听说你感冒了,给你奶酪疙瘩补补身体”一个小淘气从衣兜里掏出了两个她精心呵护的带着体温的的礼物。“老师,巴里坤湖的天山冰花特别漂亮,我把最好看的给你,你的病快好起来吧,老师,东方明珠真的有四百多米高吗?你说我长大以后也能到上海读书吗?”那一张张被冻的红扑扑的笑脸,那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含情地情凝望着我,治愈着我、温暖着我。我忽然明白,我驻守的不仅仅是简陋的三尺讲台,更是边疆民族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毛杰厅长说“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好的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好的教育是一段双向奔赴的旅程。”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一点也不能少.....”
“今天的我们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发展成果的分享者,请同学们试着画一条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的生命线,设想你的人生轨迹......”
创新教学方式,智慧引领学生。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组织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举行中华儒家典籍诵读会,探究古典诗词中大漠边塞之美等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活动,为孩子们营造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文化氛围。
“老师,实现中国梦,我们需要怎么做?”
这是一个孩子的课堂发问,振聋发聩。
文化自信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传承,使他们感受中华文化如石般厚重,如水般包容的底蕴与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注重讲述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辉煌成就,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风貌,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间,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九二班的叶尔哈那提、巴哈波里、海萨尔、叶日木环等一群孩子与我一起交流问题的身影。学生们爱学、好学、善学,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也是我的著坚定信念与也执著追求。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触碰和情感的交融。九四班的古侓姆阿依同学,因家庭的一些特殊情况而性格孤僻,甚至还对老师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我就从生活细节出发,对症下药,不断开导她,解决她的烦恼情绪,使她慢慢了走出封闭的精神世界,打开心扉,解开心结,逐步爱上了学习。
九三班的娜黑玛,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她在家中懂事孝顺,在学校勤奋学习。在她和家人的邀请下,我和班主任阿依别克老师驱车三十多公里进行了家访。通过和家长深入的交流,我们加深了对学生家庭情况的理解,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努力奋斗,实现理想。长大后走出新疆,踏遍祖国更广阔的地方。
“老师,帮我谢谢哥哥,这套军训服我会珍藏,我想四年之后也去上海读大学”。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我特意让儿子从上海交通大学寄来了几十套军训服与各种纪念文创,作为礼品送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让他们心中有梦,勇敢地追梦。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青春激情扬,支教到东疆。天山三千里,疆域万里长。桃李开繁花,
杏坛育栋梁。待到归来日,硕果满庭芳。”用爱心搭建起河南与新疆之间的友谊桥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遇见,是青春与梦想的交响曲。春天,我在中原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今秋,我在新疆的大漠中绽放芬芳。我愿做一朵永不凋谢的花,用热爱滋养大地,与孩子们一同成长,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哈密市第三中学援疆教师 王文霞
《我的援疆故事》第二季即日起征稿
为了让更多的援疆干部人才、柔性援疆人才参与到讲好援疆故事,抒发豫哈深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体意识,即日起,《我的援疆故事》征文第二季开始征稿,稿件要求以第一人称讲述,正能量、有故事、有深度、有站位。
投稿信箱:hnyjxc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