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阳理工学院“诗韵洛阳·礼耀新星”豫兵诗词文化交流团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为当地职工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文化交流促进豫疆两地民族团结,深化文化润疆工程。
洛阳理工学院精心组建了文艺演出、书法展示和河洛非遗三个分队,辗转淖毛湖农场、火箭农场等8个场团。在火箭农场,豫兵演员同台献艺,交流团的诗词吟唱与兵团战士们的歌曲相互碰撞,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诗词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稚嫩的声音传递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今天观看这场演出,感受到了洛阳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日后河南的同胞多多来宣传中原的文化,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中原。”红星二场金色阳光社区居民韩思源说。
在书法展示区,记者看到一幅幅作品书写着豫兵情谊;非遗展区则展示了河洛刺绣、绒花和漆扇等传统技艺,吸引了各族群众驻足观赏,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化伴手礼”。
在红星一场,一位老军垦战士与书法家李贺因同乡之谊激动相拥,一幅“军魂”书法作品道尽了对兵团精神的敬意。淖毛湖农场的维族大姐关切地询问交流团成员“饿不饿”,朴素的话语温暖人心。这些点滴互动让文化交流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
作为河南省对口援疆的重要力量,洛阳理工学院自2018年起便投身援疆事业,构建了“三有三同”的援疆模式。该校与哈密市合作开发旅游品牌形象创意作品;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哈密史证研究》丛书30册;组织“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承办哈密市政协委员培训班;组织河南作家赴兵团采风;并举办“汉服嘉年华”活动。
此外,洛阳理工学院还建成了“洛理村——洛阳理工学院哈密文创科创基地”“中原—哈密文化共融研究中心”和“第十三师新星市红色军垦文化文史文创研究中心”,持续推动豫疆文化共融。
文化润疆,润物无声。从古典诗词到现代艺术,从非遗技艺到民族歌舞,这场文化之旅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见证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厚情谊。正如交流团领队所说的:“文化润疆,润的是心田、连的是血脉。”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是豫疆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也是洛阳理工学院多年来深耕文化润疆工程、服务国家援疆战略的缩影。“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党的治疆方略为指导,创新援疆工作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高校力量。”洛阳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河网援疆记者 李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