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兵团法院系统“优秀调解方法”评比决赛中,哈密垦区人民法院河南援疆法官李向举携“李向举法官工作室”司法品牌的原创成果《“六字六心”调解法在家事纠纷中的运用》精彩亮相,最终斩获三等奖。
此次赛事竞争激烈,历经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李向举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与来自兵团各中、基层法院的10名“顶尖高手”同台竞技。凭借融合中原智慧与边疆实践的创新调解方法,其方案的实用性与成效性赢得评委一致好评。
深化“枫桥经验”,激活基层智慧
由兵团法院主办的此次评比,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司法领域的深化实践。赛事旨在搭建平台,发掘、总结并推广审判一线的优秀调解经验,激发基层法官尤其是边疆司法工作者的创新潜能,助力提升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能力。
六字为纲,六心为魂
决赛现场,李向举引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点明家事审判的核心价值——以实质性化解纠纷推动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援疆一年间,他始终在思考“能为边疆留下什么?”于是他按照上级法院部署,筹建“李向举法官工作室”司法品牌;结合多年家事审判经验与新疆当地风土习俗,提炼出“六字六心”调解法。
其中,“六字”即“听、找、信、释、引、促”,对应“耐心倾听诉求、细心找准焦点、真心赢得信任、公心释法明理、热心引导换位、爱心促成和解”;“六心”则以耐心、细心、真心、公心、热心、爱心贯穿始终。这套方法环环相扣,既立足法律根基,又注重家事纠纷中的情感修复与伦理维系,更融入了对多民族家庭文化习俗的尊重与理解。
典型案例见证调解力量
比赛场上,李向举结合援疆期间的典型案例生动阐释:面对一对再婚无子女、年迈重病且由双方子女陪同的当事人,家庭矛盾随时可能激化甚至引发“民转刑”风险。李向举运用“六字六心”调解法,深入了解家庭背景,尊重民族习俗,以法为据、以情动人,最终不仅化解了矛盾,更促成家庭成员间的理解与和睦。
豫疆智慧交融,法治情牵两地
“六字六心”调解法是河南法院智慧与边疆司法实践融合创新的成果,其成效已在援疆工作及本院家事审判中充分显现。正如李向举在比赛尾声所言:“调解的艺术,不在于分清对错,而在于找回理解与包容。”这一感悟道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家事调解的真谛。
此次获奖,既是对李向举个人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及援疆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十三师法院、河南法院系统支持边疆法治建设的认可,更是对基层法院深耕诉源治理、创新调解工作的激励。赛事汇聚的10项优秀方法,共同勾勒出新时代兵团“枫桥经验”的基层智慧图谱。
天山路远,法治情长;豫疆连心,调解生辉。哈密垦区人民法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推广“六字六心”调解法,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持续助力援疆等国家战略在司法领域落地。坚信无论是扎根中原还是奉献边疆的法官,他们的智慧与汗水都将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更蓬勃的生机,为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团结筑起坚实法治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