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巍巍太行,勾勒出中原儿女的铮铮铁骨;悠悠天山,刻画了新疆大地的雄浑壮阔。从医疗到教育,从产业到文化……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后,河南援疆工作者们闻令而动,与新疆各族人民携手共进,续写“一家亲 共奋进”的动人篇章,让团结之花在天山下常开长盛,为新疆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即日起,河南援疆公众号推出专栏《一家亲 共奋进》,敬请关注。
近日,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进展成绩,交流工作经验,为新时代援疆工作擘画了新蓝图、注入了新动能,引发河南援疆干部人才的热烈反响。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在提升教育援疆效果上聚焦发力,推动新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抓好对口援疆任务落实,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发挥援受双方两个积极性,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援疆工作指明了更加清晰的方向。”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盛伟在学习会议精神时说。
教育,是播撒希望的种子,是点亮未来的明灯。在培养两届来自南疆的本科生时,盛伟与学生们在知识的浇灌中结下深厚情谊。牧区少年麦尔祖克江·巴以孜跟随科研团队成长,盛伟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共同用机械技术打造的“豫疆一家亲”摆件,不仅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更是教育报国使命的具象化呈现。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是推动新疆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大学教师、党员科研工作者,盛伟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天山雪莲承载着独特价值与希望,为攻克人工驯化难题,他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党旗下立下军令状,一次次深入天山腹地。在实验基地,党员骨干带头日夜坚守,终于成功实现雪莲人工种植,将濒危资源转化为绿色产业,为当地探索出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哈密实践路径。
能源装备再制造产业从无到有,盛伟和他的科研团队联合疆内外企业成立技术联盟,引进先进技术,让废旧设备重获新生。盛伟感慨道:“当再制造产品登上中国南方制冷展时,那份自豪不仅源于技术突破,更因为我们以科技创新践行了党对边疆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刻体会到人才培育、科技发展、产业振兴对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作为河南援疆高校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发挥‘5+1’教育组团援疆人才作用,全力推进职业本科教育体系建设,瞄准地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促进哈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盛伟说。
大河报援疆记者 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