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哈密,天山雪水浸润的绿洲泛着翡翠般的光泽,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仿佛还在历史长河中回响。
8月1日,哈密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西域襟喉”迎来了一场陶瓷艺术的盛会——第八届“CHINA·中国”(哈密)陶瓷艺术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新疆哈密举行。
这场以“大美新疆”为灵感内核的艺术盛宴,在哈密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的热土上成功举办,不仅集中展示了当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更搭建起一座跨越山河、连接古今、开创未来的文化桥梁。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景德镇陶瓷大学、哈密市人民政府、河南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联合主办,巴里坤县人民政府、河南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巴里坤县分指挥部、景德镇陶瓷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文化高等研究所共同承办。
颁奖典礼现场,中国外文局,河南省工信厅、文旅厅,哈密市、平顶山市、许昌市等相关单位领导,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代表,以及陶瓷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赴这场以“大美新疆”为灵感内核的陶瓷艺术盛宴。
作为陶瓷艺术领域的重要赛事,本届大赛以陶瓷艺术设计为媒介,以“大美新疆”为创意主体和设计元素,突出新视角、新理念、新创造,突出文化交融、文明互鉴、民族团结,充分展现大美新疆尤其是哈密市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特色物产等内容。
大赛自启动以来广受关注,吸引了国内外高校师生、科研机构及企业的陶瓷工作者、跨界设计师等踊跃参与,共征集到来自全球的3000余件优秀陶瓷艺术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来自法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参赛作品百余件。
据介绍,这些参赛作品以天山南北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为灵感,涵盖文创陶瓷、艺术陶瓷、环境空间陶瓷、概念陶瓷四大类别。经过专业评审,最终从众多佳作中评选出88件获奖作品——其中包括全场大奖1件、金奖7件、银奖20件、铜奖60件。颁奖典礼上,与会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发证书。
仪式现场,大赛组委会向哈密市赠予了一件意义非凡的礼物——陶艺瓷板画《清代哈密地图》。该作品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周少华教授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林天人研究员联合创制,采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哈密地图文物原图,用现代先进的瓷板新彩工艺烧制而成,以陶瓷为载体复刻清代哈密疆域,既是对历史的生动回溯,也是哈密历史文化与现代陶瓷艺术交融共生的有力见证。
颁奖典礼的尾声,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哈密市将会旗移交至下届承办方湖南省醴陵市,这也标志着赛事接力棒正式传递,也让业界对下一届大赛充满期待。会后,与会领导与嘉宾共同前往哈密市博物馆,参观本次大赛获奖作品展览,近距离感受陶瓷艺术与“大美新疆”主题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巴里坤乃至哈密市域陶瓷产业发展,大赛组委会在入围作品展览中特设“新疆新瓷专区”,在88件获奖作品中,有21件“新疆新瓷”作品拟获得相应奖项。彰显了“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作为国家级重要学术大赛日益提升的影响力,也体现对新疆新瓷发展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
河南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巴里坤县分指挥部指挥长、巴里坤县委副书记马向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疆新瓷是结合中原陶瓷的烧制技艺和巴里坤丰富的瓷土资源创作出来的,目的就是让承载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陶瓷走进新疆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让他们充分感知中华文明的魅力,增进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大河网援疆记者 李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