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飞花送客归,洛城瑞雪待人回。两千三百山同水,从此边关梦可追。”这是《我的援疆故事·征文》专栏刊载的《逐梦天山再启程》一文的作者、河南援疆干部白剑锋在体味援疆感悟时的一首小诗。
这短短的诗行,书写的不仅是深深眷恋的豫哈情谊,更是援疆干部舍家报国、无私奉献的忠诚大爱。
自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工作启动以来,229名来自中原大地的援疆干部及期间分阶段柔性援疆的专家人才,他们不远数千里来到边关哈密,把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倾洒在哈密大地。为了讲好援疆故事,展示援疆人风采,7月1日,由河南援疆公众号、河南援疆网联合开启《我的援疆故事》(第一季)有奖征文活动,旨在传播河南援疆干部人才正能量,展示河南援疆优秀成果,彰显豫哈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
广大援疆干部踊跃参加,把在三尺讲坛、在诊疗台前、在项目工地、在科技前沿等对口支援领域里的工作经历、感人瞬间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援疆工作,了解河南援疆人奉献精神。截止九月底,共刊发优秀征文36篇。河南援疆前指宣传组邀请前指、师市相关部门领导和社会学者组成评审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36篇作品进行了认真审读、分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七名,余下的二十一篇为优秀奖。
特邀评委、哈密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哈密市作协主席李海滨代表评审组对征文做了精彩点评。
李海滨院长表示,作为本次征文活动的一名读者,通过阅读一篇篇由援疆干部亲身经历、亲笔书写的援疆故事,从一句句的温暖又深情的文字背后,自己真切地感受到援疆干部们浓浓的家国情怀。同时,作为哈密人,更是为广大援疆干部为第二故乡哈密作出的无私奉献和拼搏精神而感动和钦佩!
这些故事中,有援疆教师朱晴以爱为梦,奋战在职业教育一线的感人事迹;有支教哈密市十一中的教师张翔用爱心初心浇灌民族团结的石榴花;有十三师火箭农场第二学校支教老师宋冰洁与维吾尔族学生伊力米努尔难忘的师生情;有援疆干部白剑锋眼中朴实热情的哈密基层干部和援疆干部们扎根基层、服务哈密人民的点点滴滴;有援疆医生马恩亮一心扑在实验室,甘做伊吾人民健康守护者的执着坚守;更有海关事务工程师翟建平,蜗居“方舱”宿舍,为淖毛湖工业园区,疏通发展堵点,服务辖区企业的炙热情怀。这些故事中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是用质朴的语言记录了广大援疆干部扎根哈密大地,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每一个难忘瞬间,他们宛如一棵棵根植于大漠戈壁的胡杨树,在无言的坚守中诠释着人生的价值。
今生甘为援疆人,心中永驻豫哈情。李海滨院长特别评点说,这一篇篇援疆故事不仅是哈密各族人民值得永远珍藏的珍贵情谊,也是广大援疆干部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豫哈两地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印记,也将成为哈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值得好好总结、宣传、推介!
《我的援疆故事》第二季即日起征稿
为了让更多的援疆干部人才、柔性援疆人才参与到讲好援疆故事,抒发豫哈深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体意识,即日起,《我的援疆故事》征文第二季开始征稿,稿件要求以第一人称讲述,正能量、有故事、有深度、有站位。
投稿信箱:hnyjxc2023@163.com
“我的援疆故事”征文(第一季)获奖作品名单
获奖等次 | 获奖作品 |
一等奖 (3名) | |
二等奖 (5名) | |
三等奖 (7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