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全面振兴浪潮中,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紧扣“农·高·科”定位要求,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园区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探索种植羊肚菌、猴头菇等“高端”食用菌,为农业种植产业转型发展开辟新路径。
2月18日,记者在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日光温室大棚里看到,河南伏牛百菌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技术员熊安鹏正在精心照看羊肚菌菌丝,并通过软件分析管控,仔细观察周围的温度、湿度等生长环境。
熊安鹏通过软件分析,掌握羊肚菌生长的温度、湿度。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超摄
熊安鹏说:“去年12月初我们进行种植布菌,现在正是养菌期,浇水出菇大概到3月10号左右,在4月初采收。晚上温度低,通过白天升棉被、采用双层塑料布进行保温,另外塑料布堆高一点,也可以起到增温作用。”
河南伏牛百菌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进驻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根据哈密气候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在12月份进行试验种植羊肚菌及其它高端菌类,并于当年取得成功。
熊安鹏告诉记者,羊肚菌是公认的珍稀食药兼用菌,不仅味美,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深受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人工培育的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市场广,经济效益可观。2024年,河南伏牛百菌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就在哈密市试验种植并烘干产出800公斤羊肚菌,产值45万元。熊安鹏说:“我们可以做成特产、礼品面向高端消费者进行销售,鲜菇可以运到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进行销售。2024年出菇率很好,产量也很高。鲜菇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500—600公斤,干菇的均价每公斤能达到600—700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日光温室大棚里,羊肚菌已经长出菌丝。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国能摄
近年来,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紧扣“农·高·科”发展要求,立足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以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哈密瓜、食用菌等设施种植产业,以提高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产出率。
为进一步提升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河南伏牛百菌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将依托伊州区丰富的棉壳及巴里坤县的小麦资源,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集体化联动经营模式,引领带动周边农户进行产业转型发展,2025年计划在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种植羊肚菌10个日光温室大棚、猴头菇1万个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