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豫哈情・文化行”豫哈文化艺术交流团一行17人跨越天山,走进伊吾胡杨景区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培训与采风写生活动,以艺术为桥梁,推动豫哈两地文化合作与繁荣发展。
在胡杨景区,来自河南的艺术家们与伊吾县绘画爱好者共同支起画架、切磋技艺。大家围绕构图、色彩运用等绘画技巧展开交流,艺术家们现场指导绘画爱好者描绘胡杨的独特形态、展现其精神内涵,捕捉大漠胡杨的雄浑壮美,活动现场气氛融洽热烈。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郑州画院原院长封曙光说:“我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活动了,感觉活动越办越好,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扎实。尤其是这次在胡杨林写生时,碰到了两位本地的少数民族画家,上午和她们交流时,发现她们特别有绘画天赋,而且因为打心底里热爱,所以画得特别好。”
吐葫芦乡农民画家阿同古丽・依明尼亚孜自学绘画已有二十年。在此次活动中,她在专业画家的指导下细致观察胡杨形态,时而专注审视画板上的构图,时而与老师交流探讨,学习运用更精湛的技法来展现胡杨的独特魅力。
阿同古丽・依明尼亚孜说:“能参加这次活动我特别荣幸,河南来的老师们手把手教我们画画,从笔墨运用到构图技巧都讲得特别细,让我受益匪浅。以前自学时很多地方靠摸索,现在有了专业指导,一下子打开了思路。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创作,把家乡的胡杨美景和民族团结融入画作里,让更多人看到我们这片土地的美!”
伊吾县返乡大学生吾尔开西·艾尔肯说:“我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学生,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画家集体创作,对我有很大影响,从中我也学习到了不少关于国画的知识。我第一次尝试用毛笔画写意,这种跨领域的艺术碰撞对我来说非常珍贵。”
在此次“豫哈情・文化行”活动中,豫哈两地画手打破地域壁垒,共研创作思路。河南画家带来的专业技法与伊吾独特的风土人情碰撞交融,催生出全新的艺术视角。绘画间隙,大家畅谈创作感悟、分享生活点滴,让豫哈情谊在艺术互动中持续升温,也让文化援疆工作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
荆浩艺术研究院秘书长苏勇军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豫哈情·文化行’豫哈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是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指挥部和河南省艺术界联合打造的文化润疆活动品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合作,加强沟通,加强交流。除本次河南艺术家到哈密来现场辅导以外,8月份我们还将邀请哈密的艺术家去河南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