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塞防不可弃’的精神,多像足球比赛里中后卫守球门啊!就算被晃倒、磕破皮,想起他‘抬棺出征’的决绝,就知道这片阵地绝不能丢!”8月6日,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学生王怡夏站在哈密左公文化苑的展陈前,指尖轻触泛黄的史料文献,眼神里满是青少年独有的赤诚与坚定。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祖国情 中华行”自治区首届校园“援疆杯”中学生(初中)足球联赛参赛准备工作。近日,由河南省和哈密市共同组建的豫哈中学生校园足球队赛前集训在哈密正式拉开帷幕。在为期5天的时光里,足球成为连接两地少年的纽带,让他们的心跳在绿茵场上同频共振,也让交流交往交融的种子在彼此心间悄然发芽。
训练间隙,身着统一队服的豫哈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左公文化苑。讲解员的声音穿过展厅,在“浩气长存”“左公在哈密”等主题展区,场景复原的锈迹斑斑的戍边器物,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生动铺展在大家眼前。当听到将士们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浴血奋战的故事时,同学们纷纷驻足凝视,不少球员眼中泛起了感动的泪光。
随后,队员们一同前往训练场进行训练。训练场上,河南队员的灵活传切与哈密队员的顽强拼抢形成了巧妙互补。两地教练携手制定训练计划,将中原足球的技术优势与边疆少年的体能特长有机结合,让队伍在磨合中快速成长。每一次传球、每一次配合,都展现着两地少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决心,也让他们在并肩拼搏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这次能和哈密的小伙伴们一同征战自治区首届校园‘援疆杯’初中足球联赛,心里特别期待。赛场上,我们可以切磋球技、并肩拼搏;赛场下,还能聊聊彼此家乡的风土人情——踢着球、聊着天。希望我们能带着这份对足球的热爱和对彼此的热忱,一起努力,在赛场上赛出风采,也留下一段难忘的友谊。”王怡夏的话语道出了所有队员的心声。
训练结束后,河南队员为哈密的小伙伴们赠送了纪念品,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哈密队员们收到礼物后,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纷纷表达着感谢:“非常感谢河南的小伙伴们送给我们这么珍贵的礼物,这些礼物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我们会好好珍藏的。”
这份礼物,不仅是物质上的馈赠,更是两地少年情谊的见证,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互动中更加深入人心。
“这次支援交流,通过足球孩子们认识了新的朋友,了解了不同的生活和文化,是真正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最生动的体现,希望以后这样的交流能更多,让更多的足球梦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生根发芽,祝愿新疆的足球越来越棒,也祝愿我们两地的友谊像脚下的绿茵场一样长青。”河南省郑州市第二初级中学女足教练员赵紫涵感慨道。
此次集训不仅是赛前的一次重要准备,更是豫哈两地青少年深度交流的生动缩影。通过足球这一共同热爱的运动,孩子们在拼搏中懂得了团结的力量,在包容中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深深播撒在心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青春活力。
随着赛事临近,这支由豫哈少年组成的队伍正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挑战。绿茵场上跃动的身影,不仅是对体育精神的完美诠释,更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当不同地域的青春力量因足球相聚,心与心的距离便在一次次击掌、一声声呐喊中悄然拉近,共同谱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的青春乐章。
“希望队员们在球场上赛出风格、赛出友谊。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尊重包容意识,促进交流交往交融。”哈密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哲的话语,道出了此次活动的深远意义。
河南日报农村版援疆记者 陈炫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