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豫哈情融石榴籽 甲骨文化润童心
——殷墟博物馆团支部助力2025年豫哈青少年主题队会
为深化豫哈两地青少年文化交流,让边疆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2025年7月29日下午,殷墟博物馆团支部积极响应团省委、团市委号召,参与“豫哈情融石榴籽 传承奋进向未来——2025年豫哈青少年主题队会”。此次活动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河南省少工委主办,共青团安阳市委、安阳市教育局、安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安阳市少工委、河南省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承办。
活动中,殷墟博物馆社教老师带来《汉字的“童年”》互动小课堂,以甲骨文为钥匙,为哈密青少年打开通往三千年前商文明的大门,让他们在趣味互动中触摸古老文字的温度,感受“一片甲骨惊天下”的震撼。 活动当日,主题队会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来自哈密的青少年们带着对中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早早端坐在课堂中,眼神里满是对未知的期待。在殷墟博物馆团支部的统筹安排下,社教老师带着甲骨拓片复刻品、象形文字卡片等教学道具,微笑着走上讲台,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就此开启。 《汉字的“童年”》课堂上,社教老师以殷墟出土的甲骨实物为引子,用生动的讲述串联起一个个趣味互动环节。她先从“观形辨义”入手,通过“甲骨文猜一猜”的小游戏调动大家的热情——当“山”字甲骨上起伏的线条、“水”字中蜿蜒的曲线出现在屏幕上时,同学们立刻联想到身边的山川河流,踊跃举手抢答。 随后,“甲骨文摆一摆”互动环节展开,同学们纷纷起立,摆出“人”“大”等甲骨文。还有的同学自发组成小队,有的站在前、有的站在后,错落有致的样子呼应了“众”字的字形。社教老师告诉大家,“人”“众”这些字从商代到现在基本保留了核心形态时,同学们感慨道:“原来我们每天写的字,已经传承了三千年!”最后,豫哈两地青少年互相交换了来自各自家乡的特色礼物,活动在欢声笑语的热烈氛围中圆满结束。 殷墟博物馆团支部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殷墟博物馆团支部践行“文化润疆”实践的生动体现,更是助力豫哈两地文旅合作的具体行动。未来,团支部将继续依托甲骨文资源,牵头设计更多贴近青少年的互动课程,推动黄河文明与天山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让更多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更多心灵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