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疆网
在咖啡文化盛行的当下,“咖啡+万物”的创新浪潮正不断冲击着市场。而在新疆哈密市伊吾县,一杯融合了当地特色胡杨碱与优质咖啡豆的“胡杨泪咖啡”异军突起,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新名片。这一创意的背后,是河南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伊吾县委副书记郭现锋的不懈努力,他用智慧与汗水,让胡杨与咖啡跨越地域,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也为河南与伊吾两地架起了一座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桥梁。
初遇胡杨,灵感迸发
2023年,郭现锋怀揣着对边疆的热忱,踏上了支援伊吾县的征程,分管文旅工作的他,很快便被当地壮阔的胡杨林所吸引。在深入调研中,他不仅惊叹于胡杨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力,更发现了胡杨的独特“馈赠”——胡杨碱。
胡杨碱是胡杨从树干节疤和裂口处排出的多余盐分形成的结晶体,当地群众常用它来发面蒸馒头,制作出独特口感的面食。查阅资料后,郭现锋了解到,《本草纲目》中记载胡杨碱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化痰等药用功效,维吾尔族医药典籍也提到其有养胃、降脂、中和胃酸的作用,这让他看到了胡杨碱的巨大潜力。
同时,郭现锋注意到咖啡酸度较高的特点,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萌生:将胡杨碱与咖啡结合,或许能中和咖啡酸度,提升口感,同时发挥胡杨碱的药用价值。
跨界融合,研发攻坚
创意的实现并非易事,郭现锋立刻联系了河南濮阳老家的咖啡研发团队,一场跨越千里的合作就此展开。团队首先面临的是咖啡豆的选择,市场上咖啡豆种类繁多,各有特色。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最终选定了埃塞俄比亚的西达摩咖啡、耶加雪菲咖啡、花魁咖啡,以及云南咖啡、巴西咖啡等。
这些咖啡豆与胡杨碱的搭配各有千秋,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风味独特,与胡杨碱结合后口感更复合醇厚;云南咖啡的水果甜味和花香、巴西咖啡的平衡口感,也都能与胡杨碱碰撞出别样风味。
在配比试验阶段,失败成了家常便饭。团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调整,才找到胡杨碱与咖啡豆的最佳配比。郭现锋回忆道:“有时是胡杨碱比例不合适,影响了咖啡风味;有时是制作工艺不过关,导致产品稳定性差。但大家从未放弃,每次失败后都及时分析问题,调整思路,请教专家改进工艺。”
除了“胡杨泪”碱化冻干咖啡,团队还在研发胡杨泪驼咖—驼奶风味咖啡。如何让咖啡液与骆驼奶完美融合、保证产品保存期限等,都需要团队一一攻克。
文化赋能,意义深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胡杨泪咖啡”背后的故事和胡杨精神,郭现锋创作了歌曲《天山水,胡杨泪》,将天山流水的纯净、胡杨的坚韧以及援疆人的思念融入其中。歌曲推出后广受关注,成为推广“胡杨泪咖啡”和胡杨精神的重要载体。
下一步,郭现锋和团队还有着更丰富的规划。他们计划结合伊吾特产——野山杏等农产品,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饮品,与文创企业合作开发相关文创产品,进一步挖掘伊吾文化内涵。
“胡杨泪咖啡”的成功,不仅为伊吾县打造了全新的文旅IP,更促进了河南与伊吾两地的交流合作。在研发过程中,两地团队虽有理念和技术上的碰撞,但通过充分沟通协调,实现了优势互补。从长远来看,这一IP有望带动伊吾县农产品加工、文创设计、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为两地在文化、人才、产业等领域的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杯“胡杨泪咖啡”,承载的不仅是独特的风味,更是胡杨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河南援疆干部对边疆的深情与奉献,它如同一条纽带,让河南与伊吾两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共同书写着发展的新篇章。
河南日报农村版援疆记者 陈炫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