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疆网
8月30日,在湖北武汉工作的焦作“90后”女孩田文君骑行到达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后,受托专程前往叶城国家烈士陵园祭拜王忠殿烈士。她说:“知道了烈士的英勇事迹,我们非常感动,为家乡有这样的英雄感到无比自豪。这次祭扫对我们触动很大,铭记历史,传承先烈精神,是我此次骑行最大的收获。”
田文君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两个月前,她和小伙伴儿一起开启了新疆骑行之旅。8月30日,他们到达叶城县时,接到微信朋友圈骑友“仰望星空”的电话,托付他们祭扫一下在叶城国家烈士陵园安葬的焦作籍英烈王忠殿,并发来《焦作日报》刊登的纪念王忠殿烈士的报告文学《梦圆康西瓦》。了解了王忠殿烈士的事迹,田文君一行特别感动,立即前往陵园祭扫。
“仰望星空”是市司法局选派的援疆干部翟云亮,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司法局业务科副科长。翟云亮对王忠殿事迹有很多了解,读了《梦圆康西瓦》后去祭扫先烈的愿望更加强烈,但因种种原因尚未成行。8月30日,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骑友田文君的定位在叶城,距叶城国家烈士陵园仅6公里,便托付田文君前往祭扫,道一声“家乡亲人看您来了”!
田文君向王忠殿烈士墓敬献鲜花。(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王忠殿烈士是解放区上白作街道春林村人,牺牲于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当年10月,中国军队在世界屋脊被迫展开这场举世瞩目自卫反击战,在空气稀薄、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中,参战部队以坚定的意志、果敢的行动,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地取得了全面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62年11月18日,战斗异常惨烈,一座约20米×6米的大型地堡挡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敌军密集的子弹通过射击孔朝外疯狂射击,我军组织了两次爆破都没成功。王忠殿主动要求执行爆破任务,在爆破筒两次被敌军推出后,他第三次将爆破筒塞进射击孔,并用身体死死顶住爆破筒,和地堡内的19名敌军同归于尽,开辟了我军前进的道路,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8岁。
国防部授予王忠殿“战斗英雄”称号,部队称他是“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追记一等功,并根据其生前愿望,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王忠殿也是焦作市目前为止在革命战争中获得荣誉最高的烈士,其外甥女陈海霞自费在家乡建了王忠殿烈士事迹陈列馆,目前已成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花店不好找,田文君和小伙伴儿采了路边盛开的向日葵和菊花,买了白酒,来到叶城国家烈士陵园。他们怀着虔诚的心献上鲜花,敬上酒水,肃立鞠躬。
敬爱的王忠殿烈士,家乡人来看您了。
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很自豪家乡出了您这样的大英雄,很心痛您才18岁便长眠这片土地。详细了解了您的事迹,我们泪目中更加坚定,请您放心:强国有我们,我们一定传承好先烈精神,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
《梦圆康西瓦》今年6月在《焦作日报》刊发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光明网、中青网转载,《新乡日报》微信公众号转发互动,新疆和田融媒体中心、叶城融媒体中心同步转发,在豫疆两地反响强烈。网友“牧野犁”留言:“那些在雪域高原用生命守卫家国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直击人心的精神力量,值得所有热泪和仰望!”
一次托付,一次双向奔赴。这既是《梦圆康西瓦》的后续故事,也是生生不息的希望:唯有热血传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礼赞和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