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疆网

2025年“石榴籽一家亲·豫哈青少年手拉手”融情实践夏令营第一天——郑州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团委 2025-07-22 08:35:59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05.jpg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加强豫哈两地青少年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团河南省委及第十三师新星市团委依托豫哈青少年融情实践夏令营活动,进一步增进两地青少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08.jpg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12.jpg

近30个小时的旅途并没有削减孩子们的热情与激动,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孩子们相聚在一起,听着老师们讲述着这一次会去到哪些地方,有那么多的人文和自然风景,交流着自己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期待。

窗外戈壁滩渐渐变成了平原,绿苗在田野里铺展开来,孩子们扒着车窗兴奋的挥手:“火车进站啦。”今天,这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夏令营正式开启。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15.jpg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18.jpg

清晨抵达郑州后,稍作休整的孩子们第一站便走入河南博物院,这座“金字塔”造型的建筑给孩子们带来历史的震撼。商代青铜器展厅、新石器时代展厅,陈列着许许多多的文物,妇好鴞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是孩子们聚集最多的地方,听着讲解员的解说在展柜前久久驻足。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21.jpg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24.jpg

“通过参观,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 参观完河南博物院后莎车县托木吾斯塘镇中心小学学生阿布都赛米·阿布都赛麦提激动地说:“以后我要好好学习,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26.jpg

下午,河南省自然博物馆变成了“探险场”孩子们寻着最威猛的恐龙化石,20多米长的汝阳龙骨架下,孩子们显得格外渺小。观看4D电影《巨龙王国》,在互动体验中了解地球和生命的奥秘,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有各种各样的矿物标本,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孩子们也纷纷感叹这些矿物的美丽。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29.jpg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31.jpg

“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我知道了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是庞大且危险的,在它们面前我们的生命是非常渺小的。而且自然和人类是密切关联的,只有我们爱护自然,环境才能变得更好。”柳树泉农场学校学生郭力丹说。

一天的行程走完,孩子们仍是意犹未尽,在返回的路上都还在讨论今天游览的博物馆。未来几天还有着丰富的研学活动,让我们期待一下吧。

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们来到了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自然博物馆研学。当大巴车缓缓驶入博物馆广场时,我的心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走进河南博物院的青铜器展厅,我仿佛听见了三千年前的编钟在耳边回响。那些形态各异的青铜器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图片,而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件"兽面纹铜方鼎",它静静地立在玻璃柜里,鼎身上神秘的眼睛图案仿佛能看透人心。讲解员老师说,这是商代贵族用来祭祀的礼器。

转场到河南省自然博物馆时,我们就像从文明的长河跳进了生命的海洋。恐龙展厅里,一具巨大的汝阳龙骨架昂首而立,我仰头望着它,脖子都酸了。伸手比划了一下,它的一个大腿骨就比我整个人还高!

触摸着博物馆冰凉的展柜玻璃,我突然明白了"历史"不再是课本上要背诵的年代数字。当看到青铜器上斑驳的铜绿,恐龙化石上清晰的纹路,那些遥远的故事突然变得触手可及。

这次的研学让我变成一个小小的“时空旅行者”。用双脚丈量历史,用双眼观察自然。那些汉字在我脑海中变成立体的画面。

——新星市第一中学  马梓博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35.jpg

微信图片_20250722082739.jpg


  • 上一篇 : 天山牵手太行丨新疆哈密“最美家庭
  • 下一篇 : 美丽开·穆萨:葫芦雕刻里的文化交融
  • 图片推荐

    让民族团结之花永沁芬

    党建之窗丨一份红枣,两

    河南省妇联和妇女儿童

    666棵“左公柳”从哈

    相关新闻
    环球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