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疆网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7月7日《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年来,中央各单位和19个援疆省市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口援疆,助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报道中提到:哈密是河南省对口援疆城市,走进新疆哈密高
来源:河南省援疆指挥部 2025-07-08 08:46:09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7月7日《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年来,中央各单位和19个援疆省市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口援疆,助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报道中提到:哈密是河南省对口援疆城市,走进新疆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新兴产业园,新疆首条储能PACK智能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新疆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丁全林介绍,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分布式储能产品1吉瓦时,集中式储能产品4吉瓦时。

微信图片_20250708084732.jpg

豫哈携手打造零碳产业新高地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哈密市与河南省创新构建 “政府 + 商协会 + 企业” 三方协同机制,共建的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交出亮眼答卷。截至 2025 年 5 月底,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吸引投资近百亿元,落地 10 个产业项目及 3 家研发机构,在新能源装备制造、氢能、光伏等领域形成“链式招商”实效,成为新时代产业援疆的创新范本。

零碳产业项目加速落地 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微信图片_20250708084750.png

步入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新兴产业园,绿能慧充生产基地正调试新疆首条储能PACK智能生产线。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采用行业领先的314电芯兼容技术,其自主研发的 PCS 储能变流器可降低 30% 超限运输成本。项目达产后,分布式储能产品年产能将达1GWh,集中式储能产品达4GWh,充电设备年产能1.2万台(套),两期项目整体预计年产值35亿元,目前充电桩年度订单已突破2000万元。

微信图片_20250708084817.png

同样入驻豫哈零碳产业园的哈密云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目前进入调试阶段。这家河南援疆企业依托哈密低电价优势与区位辐射能力,开发四大类28款石墨烯产品,乌鲁木齐、喀什、伊犁等地订单已陆续签约。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带动200人就业,以哈密为枢纽覆盖新疆全域,并辐射至陕甘宁及中亚市场。

机制创新破解产业转移痛点 构建东西协作新范式

微信图片_20250708084820.png

“哈密制造+河南智造”的产业耦合模式,背后是援疆机制的系统性变革。豫哈两地构建“五个一”工作体系:一个产业配强一个专班、编制一套规划、出台一组政策、设立一支基金、引育一批企业。政府提供“定制化”服务,商协会搭建供需对接桥梁,企业按市场规律运作,三方协同破解产业转移中的适配难题。

微信图片_20250708084823.png

自2023年7月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成立以来,两地深度整合产业与资源优势。以人造金刚石产业为例,针对育晶环节高耗能特性,将河南的技术研发优势与哈密的低价电力资源深度耦合,已吸引河南省新材料投资集团等企业落地,总投资近45亿元,形成“哈密前端育晶降本、河南后端研发增值”的产业协同链条,实现两地资源互补、产业联动。

多维合作拓展发展边界 书写区域协同新答卷

微信图片_20250708084826.png

目前,豫哈合作已从能源领域延伸至文旅、农业等多维领域,带动哈密GDP增速连续两年位居新疆前列。随着更多“零碳”项目落地,哈密不仅成为新疆能源转型的示范区,更构建起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新范式——河南的产业链与哈密的能源网深度融合,产生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民族团结的乘数效应。

这种“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援疆新模式,通过制度创新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科技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正书写着东西部协作共赢的新时代篇章。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援疆记者:曹博淳

  • 上一篇 : “豫见哈密·共享甜蜜”活动郑州开
  • 下一篇 :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新时代援疆新答卷
  • 图片推荐

    直播:第三届新疆馕产业

    十三师登上央视新闻

    援疆医生联合手术创奇

    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相关新闻
    环球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