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喝咖啡成了年轻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甚至是社交硬通货。也不知从何时起,“咖啡+万物”的潮流在咖啡界悄然兴起,成为了咖啡界“内卷”的新赛道。
↑走进胡杨林·重温音乐节
记者1月27日获悉,河南省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来自濮阳县的郭现锋也赶了回“时髦”,他引领“胡杨泪”与咖啡相遇,打造出伊吾县文旅新IP。
2023年,怀揣着对边疆的热忱和向往,郭现锋踏上了支援伊吾县的征程,担任县委副书记分管文旅工作。
初到这片广袤的土地,郭现锋便被那片壮阔的胡杨林深深吸引,目睹了胡杨在恶劣环境中的顽强生长,它耐干旱、斗风沙、抗严寒,尤其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依然坚韧不拔,如同一位饱经风霜却依旧挺立的勇士。他决定深入走访调研,探寻胡杨背后的故事。
调研中,郭现锋发现,胡杨树能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形成结晶体——胡杨碱。因其纯度高,当地群众利用其碱性来发面蒸馒头,制作口感独特的面食。
郭现锋查阅资料后得知,《本草纲目》记载胡杨碱不仅是一种天然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化痰等功效,还被诗意地称之为“胡杨泪”。维吾尔族医药典籍里也称其有养胃、降脂、中和胃酸的功效。
获悉“胡杨泪”的功效后,郭现锋萌生了将胡杨碱应用到更广泛领域的想法。
了解郭现锋的人都知道,他会创新、能创新、敢创新,善于用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他发现咖啡酸度较高,与碱性胡杨碱混合后,酸度被中和,口感更顺滑,苦涩味减少,香气和味道得到提升。
于是,郭现锋联系了河南濮阳老家的咖啡研发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终于成功研发出“胡杨泪咖啡”。这种咖啡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胡杨碱的药用价值,既赋予了咖啡额外的健康益处,又仿佛在诉说着胡杨的坚韧与无私。
“胡杨泪的微微咸涩与咖啡的浓香醇厚交织在一起,产生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风味,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文化上来说,这种结合就是一场跨越文明和文化的对话,就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故事,让人们在品尝咖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独特魅力。”伊吾县委书记彭鹏告诉记者。
“胡杨泪咖啡”一经推出,其独特口感和药用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消费者的关注,成为伊吾县文化旅游的亮点之一。
为了推广“胡杨泪”咖啡,郭现锋还创作出歌曲《天山水,胡杨泪》,巧妙的将天山流水的清澈纯净、胡杨树的坚韧精神与援疆人的深邃、悠远、思念融合,讲述胡杨泪咖啡背后的故事,让消费者在品味咖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价值。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胡杨泪咖啡和《天山水,胡杨泪》这首歌曲,了解到了胡杨的古老沧桑、顽强和悲壮,也学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
“通过胡杨泪咖啡的创新和推广,不仅提升了伊吾县的知名度,带动了我们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还加强了与河南省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情感联系,为伊吾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彭鹏表示。
河南援疆报道组:王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