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跨越千里云相聚,共研结构化小学数学课堂
——中原名师刘忠伟小学数学工作室与哈密市吴晓瑜小学数学工作室联合教研纪实
为深入推进刘忠伟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和哈密吴晓瑜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结对活动,提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2025年7月11日,中原名师刘忠伟小学数学工作室联合哈密市吴晓瑜小学数学工作室,借助腾讯会议跨越千里鸿沟,暖心相聚,开展以“结构化视野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改进”为主题的联合教研活动。这是一场打破空间限制的教学智慧云端碰撞,更是两地教育同仁深厚情谊的生动彰显。
本次教研活动共分为三部分:一是三节微型课例观摩及交流,二是微专题分享;三是哈密市吴晓瑜工作室成员顾琴老师和中原名师刘忠伟校长做总结点评,本次活动由刘忠伟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张金平老师主持。
课例观摩,互动交流
首先观摩了郑州市郑东新区春花小学周帅林老师的《旋转》一课。周老师以社团绕线画巧妙导入,将抽象的“旋转”概念与直观的生活现象深度融合,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在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最后又借助多媒体动画精准呈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通过动态对比不同要素变化产生的效果,让学生直观清晰地把握旋转运动中“变与不变”的本质,成功实现从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进阶,助力学生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的培养。
接着,观摩了郑州市航空港区思存路小学胡子雨老师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胡老师聚焦知识方法的迁移与转化。以学生已掌握的“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知识为切入点,结合电影院座位这一真实生活情境,自然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新内容。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理解算理、探索算法并迁移应用,充分彰显“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与推理意识。
第三节课是新疆哈密市第五小学卢培双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卢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百分数,巧妙搭建与生活实际的联结。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既能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能体现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倍比关系;特别引入百格图辅助学生具象化理解百分数含义,并将其与数概念的一致性相联结,点明百分数同其他数一样,均由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构成。同时,结合实例让学生切实体会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与应用价值,强化了学生的数据意识。
在课例说明环节,周帅林老师对《旋转》一课进行复盘,坦言在课堂生成资源的敏锐捕捉、教学重点的精准提炼与强化、高阶思维问题的巧妙设计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她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对图形运动本质的钻研,在课堂中构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链,为学生创设触发深度思考的思维场域。
胡子雨老师与卢培双老师则分别围绕教学设计,从课标解读、教材对比、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定位、核心任务及关键问题等维度展开详细说明。这不仅让听课教师清晰看到课例的设计脉络,更能深入领悟设计背后的理论支撑与教学逻辑。
互动交流环节,中原名师刘忠伟小学数学工作室的魏娜娜、任燕燕、谢丹和哈密市吴晓瑜小学数学工作室的张金超、马晓丽、王幸幸六位老师围绕三节微型课展开深度对话,指出三节课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周帅林老师执教的《旋转》,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图案,抽象旋转过程,精准把握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三要素,巧妙串联图形三种刚体运动,实现从一维到三维的转化,有效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胡子雨老师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立足知识进阶关键,针对笔算乘法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创设直观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搭建思维支架,助力学生透彻理解算理,掌握分步计算逻辑,实现知识的类比迁移,为多位数乘法学习筑牢基础。卢培双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精准对标课标,借助现实情境落实百分数读写教学,以命中率问题凸显其统计意义,将数据意识培养融入任务,助力学生理解百分数表达数据与辅助决策的功能。教学中,卢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展现数据统计的特性,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好评率解读环节,进一步强化了百分数的统计价值。
专题讲座,共同提升
刘忠伟工作室核心成员郑东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谢蕾蕾所题为《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分析》专题讲座。谢老师围绕教学评一致性,从区域导向、内涵分析、关键技术、案例呈现四个方面展开。
谢老师明晰“教学评一致”在课程维度贯通课标、教材等形成育人闭环,在课堂维度使教、学、评围绕学习目标统一。强调“课程思维”,针对“如何定义有效教学”等三大追问,给出以课标、教材、学情推导学习目标,创设情境,关联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进阶式评价任务+学习活动”构建素养导向闭环的教学路径。同时澄清误区,强调目标源于课标、评价先于教学等核心主张,讲座围绕逻辑、方法、实操,为一线教师实践提供参考。
总结点评,指明方向
首先,哈密市吴晓瑜小学数学工作室的顾琴老师进行活动点评,她首先对中原教育深厚积淀表示肯定,对豫哈两地专家、名师的指导和引领表示感谢,对老师们深耕细研的教学热忱表示感动。她指出,此次两个工作室的联合教研活动,带给老师们很多的收获和思考,工作室的老师们将把此次学到的结构化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而能更大程度地推动区域教学。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刘忠伟校长做总结点评。刘校长首先肯定三位作课教师的辛苦付出,并逐一点评课例,刘校长强调:结构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对大概念的关注,所有内容在大概念统领下串联,以此指向核心素养,这是教学的引领与目标方向。刘校长肯定了此次活动展现出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运用;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递进,如百分数教学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等内容,体现知识的结构化关联。此外,课堂注重学生体验,通过活动设计推动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凸显“让学生学得精彩”的重要性。刘校长认为,谢蕾蕾老师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从教研员维度带来启发评价视角打通教学脉络,为教与学提供新思考。刘校长鼓励老师们,研究是思考的过程,通过这次研究活动,以案例为依托不断地反思和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思考结构化教学内容实施的同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
此次中原名师刘忠伟小学数学工作室与哈密市吴晓瑜小学数学工作室跨地域的联合教研,以结构化教学为核心,课例实践与理论分享双轨并行。从解构学科大概念到搭建教学评桥梁,从创新教材运用到激活学生思维,深度诠释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进。这不仅是一场教研盛宴,更是深耕教育的新起点,激励教师们扎实探索,推动数学教学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