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咫尺一线牵,教育同心共扬帆。”为深入贯彻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扎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积极发挥对口支援机制效能,以教育资源共享为纽带,搭建豫哈两地教育协作桥梁。2025年6月2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高中化学云教研盛会如期举行。
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校长李华林、副校长李成吉、校长助理张明光,教科研信息办公室主任惠彦锋、副主任王琳,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教育局局长张再普(援疆),伊吾县中学党总支书记高翔、校长许金星,以及两校全体化学教师齐聚“云端教室”,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教育智慧碰撞就此拉开帷幕。与会教师以新高考改革为契机,聚焦高三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与实施,以专业深耕践行教育援疆使命,为边疆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该学校高度重视化学学科基地建设,将其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不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配备先进数字化实验设备、智能化分析仪器的现代化化学实验室,还组建了由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领衔、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的专业教研团队,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课题研究。同时,为积极筹备化学学科基地一级学科申报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专项筹备小组,对标一级学科建设标准,系统推进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成果凝练、科研项目培育等工作,力求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化学学科高地。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活动伊始,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李成吉对伊吾县中学的同仁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此次云端相聚不仅是两校情谊的延续,更是教育使命的共鸣。他期待双方能借此契机充分交流,让教育智慧在分享中交融升华,共同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并预祝本次教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李华林和高翔分别致辞。李华林提到:“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多年来深耕教育,在新高考改革浪潮中勇立潮头。我们以课程创新为帆,以教研探索为桨,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从情境化课堂的打造,到项目式学习的推进;从学科融合实践的探索,到拔尖人才培养的突破,皆凝聚着全体教师的匠心。期待与伊吾县中学共享经验,携手书写教育新华章。”高翔亦分享伊吾县中学发展历程与特色,双方领导对过往合作成果予以高度赞誉,更对未来深度协作满怀憧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高三备课组长曹海珍老师以深厚的专业积淀,从“核心原则”“时间安排”“贯穿始终的备考策略”“特别提醒”四大板块,深度解读高考化学备考策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骨干教师李在顺老师带来《基于传感技术的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复习》课例分享。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交流提问环节,伊吾县中学教师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难点与困惑。
针对“基础薄弱生高效复习”问题,曹海珍老师提出“紧扣课本、明晰考点、巧用典题”三法,主张以教材为根基梳理核心知识,对照考纲锁定高频考点,并通过高考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提炼“变因-分析-结论”等解题逻辑。
李趁雨老师围绕分层教学,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维度切入,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层,作业设计按6:3:1配比阶梯式习题,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均能获得适配指导。
谈及教研资源共享,李洪龙老师提出“线上平台+联合教研+实地交流”三位一体方案,计划搭建云资源库共享教学资料,定期开展联合备课,组织教师互访开展同课异构,并组建小组开发校本课程,推动两校资源深度融合。
三位老师倾囊相授,真知灼见令与会教师满载而归。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此次云端教研既是文化润疆工程的鲜活实践,也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坚实一步。它突破地域与时空的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在豫哈两地激荡交融。展望未来,两校将以常态化云端教研为纽带,以研促教、以教提质,让教育星火在两地持续闪耀,携手书写边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