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素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协作能力,增进文化交流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12月20日下午,哈密十六中学的王静雯书记带领全体领导班子和包联的学生们与来自河南南阳的援疆老师一起包福饺,欢度冬至。一场跨越千里的相聚在豫哈两地热烈展开,一场以饺子为媒的温暖盛宴,书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动人篇章,让这个节日更加温馨和欢乐。
南阳援疆教师邓庭热情洋溢的讲解冬至的来历和习俗,从古老的传说到各地的习俗,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仿佛一扇通往中原文化的大门在他们面前缓缓打开。他说,冬至吃饺子承载着对传统中医文化的缅怀与对阖家团圆的期盼,而哈密,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接纳了这一习俗并融入本土特色。在南阳(宛)与哈密(哈)地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展现出了多元文化的深度交融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习俗的融合,反映出两地人民在长期交流交往中,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与欣赏。
南阳援疆教师王倩以南阳人的身份现身说教,她生动形象的讲解南阳文化,介绍了三种饺子的包法。在她的示范引领下,师生们围坐在一起,纷纷拿起饺子皮,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着包饺子的乐趣中。小小的饺子皮在他们手中,被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有的包成了弯弯的月牙,有的变成了胖胖的元宝,每一个饺子都包裹着他们对节日的期待与喜悦。孩子们包得越来越熟练,当饺子皮遇上馅料,轻轻一捏,一个个小巧精致的饺子便跃然于眼前,宛如一个个艺术品,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师生之间互动频繁,气氛温馨而又热烈。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包饺子,更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王靖雯书记热情欢迎援疆教师组织这样的活动,她谆谆告诫孩子们:豫哈情深,南阳哈密一家亲。她强调活动目的和规则,这不仅是美食的共享,更是民族情感的凝聚,在包饺子、吃饺子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们围坐在一起,交流互动,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团结,彰显中华民族一家亲。
学生们按照要求分批次来到食堂,锅中的清水已经开始沸腾,饺子们纷纷下锅,它们在水中翻滚、跳跃,仿佛在欢快地舞蹈。不一会儿,香气四溢,饺子煮熟了。将它们捞入碗中,热气腾腾,让人垂涎欲滴。学生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个冬至,饺子不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是文化的交融,是情感的纽带,这小小的饺子,包进了千里之外的关怀与爱,也包进了孩子们的纯真与热情。
饺香暖冬,情满校园。冬至的饺子,包裹了希望,煮熟了快乐,咬开了幸福。“豫哈携手包饺忙,冬至温暖满心房”联谊活动,加深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也为他们的校园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受到了学生、老师以及家长的好评和点赞。他们表示,这不仅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德育课。(王倩 邓庭 邹增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