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寒意渐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做深做实,10月31日,哈密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铁木尔·玉努斯带领河南援疆专家、重庆援疆专家和院工会工作人员,怀揣着院党委的关爱与嘱托,踏上了前往巴里坤县海子沿乡尖山子村的慰问和义诊之路。
路途遥远,车窗外的风景从城市的喧嚣逐渐变为乡村的宁静,气温也随着距离的拉长而越来越低。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因为他们心中满是对基层群众的牵挂。
慰问关怀篇
每到一户村民的家中,铁木尔副院长和工会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米面油等慰问品送到村民手中。村民们接过慰问品,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最近身体怎么样……”“平时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铁木尔副院长以拉家常的方式询问着帮扶户的生活近况和身体情况,细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叮嘱他们要关注气候的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及时与我们联系,他还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保健方法。一句句贴心的问候,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来自中心医院的关爱。 慰问帮扶困难群众,早已成为哈密市中心医院的常态化工作。多年来,中心医院党委始终心系基层群众,将关心关爱送到他们身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中心医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开展帮扶工作,从医疗救助到物资捐赠再到健康义诊……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健康义诊篇 在海子沿乡卫生院,一场充满温暖与感动的义诊活动也拉开了帷幕…… 前期,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院工会和海子沿乡政府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选派专家,义诊团队涵盖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甲状腺外科、超声科等多个学科,力求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前来就诊的村民大都是年迈的老人,有的还是在家人的搀扶下缓缓走来,这些基层群众,平日里因为路途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今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希望。 专家们一下车,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因为气候和饮食的原因,当地心脑血管疾病较为普遍,神经内科的专家们面带微笑,耐心地询问着每一位患者的症状。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坐下,讲述着自己时常出现的头晕和记忆力减退的问题。在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帮助下,专家仔细倾听,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并结合影像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解释病情,还给出了专业的治疗建议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骨科诊台前,围满了患有腰腿疼痛的村民。专家们认真地为他们进行体格检查,时而弯曲患者的关节,时而轻轻按压疼痛部位,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地进行康复锻炼和日常保养。他们的专业和耐心,让老人原本焦虑的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眼科专家为患者检查眼部问题,解答他们关于视力问题的疑惑。 耳鼻喉科专家认真地为患者检查耳部和喉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病变。 乳腺甲状腺外科专家细心地为患者进行触诊,结合过往的检查报告单为他们提供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超声科的专家则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仪器,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专家们用专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为每一位患者进行着细致的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问题,并与村民们亲切交流,让他放松心情。 每一个诊断结果,每一条治疗建议,都饱含着专家们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 有村民感激地说:“这些专家真好!他们看病看的好,态度也好!我们不用跑那么远的路去城里看病了,真的很方便。” 专家们的热情和敬业也赢得了海子沿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一致称赞! 当天的海子沿乡卫生院,不仅有专家们忙碌的身影,还有哈密市中心医院为卫生院赠送药品的温暖场景。一箱箱药品,犹如雪中送炭,为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了燃眉之急。 铁木尔·玉努斯副院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义诊活动,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 河南和重庆,两个不同的地域,却因为援疆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携手帮扶,共同为哈密的医疗事业贡献着力量。在这场义诊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河南和重庆援疆专家的大爱和专业。他们跨越千里,来到新疆,为的就是把健康送到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他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为基层群众的健康而努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用无私奉献书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在未来的日子里,哈密市中心医院将继续携手河南和重庆的援疆专家们,秉持用心用情、久久为功、做细做实的理念,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持续优化完善帮扶举措,帮助基层解决急难愁盼,不断深入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用爱心与专业,为基层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为哈密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