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最前沿口腔技术
做一名永远的援疆者
8月9日,石月主任和同事们驱车200余公里,经过茫茫戈壁,崎岖山路,来到遥远的戈壁复地——三塘湖采油管理区和镇卫生院,不惧旅途疲劳给一线员工、农牧民和矿区工人现场义诊,开展健康宣教。
石月来自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她的孩子才小学三年级。记得援疆出发时孩子依依不舍,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回来。家庭离不开她,医院患者离不开她,但是,为了了却一次援疆行,为了她钟爱的口腔医学事业,为了边疆广大员工群众,她毅然从中原大地来到新疆哈密,成为吐哈医院的一名援疆医生。
援疆之前石主任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她将国内最高口腔服务标准、最新顶尖技术也带到了吐哈医院。
“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沙尘天气、高热环境、干燥少雨、时间差……”回忆起刚到医院的情况,石月说她的适应过程比别人要短一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培育人才,石月积极开展口腔科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创新带教模式,采用“病例讨论+实操带教”的形式,把从北大口腔医院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医护人员。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她耐心细致地指导,手把手教授,逐步提升医护团队的整体素质。
“石主任是个特别好的老师,上班的时候她手把手的教我们,下班以后还会把商城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一些特色技术教我们学习。”吐哈医院口腔科医生在石主任的悉心指导下,目前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根管治疗、矫牙口腔治疗。
6月,哈密市一位患者因牙齿松动明显溢脓,去过多家医院就诊,医生们给出的意见都是先拔除,再镶牙或种牙。患者辗转找到石主任,她为患者做了一系列检查后,认为牙齿不一定要拔,还有希望留住。“只要有1%治愈的希望,我们就应尽100%的努力。”石主任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牙周系统治疗。经过长时间完善牙周治疗以及相应的牙髓治疗,患者之前的牙齿松动症状逐渐缓解,这颗牙齿保住了。为了表示感谢,患者带来了自家的葡萄表示感谢。“石主任医术高、态度好,治牙全程一点都不难受,经过系统治疗后,我现在刷牙不流血了,牙齿不那么松了,嚼东西也有劲儿了”。
通过这个病例,石主任向带教的医生示教如何制定并实施系统的牙周治疗,以及松动牙“拔与留”的界限,如何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的“天然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石月说:“作为一名医生,能够以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新疆的百姓带来一些口腔疾病治疗方面的帮助,是一件幸福的事,这也是我的初心和使命。我来哈密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各方面的悉心照顾,我要对吐哈医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很荣幸吐哈医院一如既往对我们河南援疆医生的信任和支持。”
一年援疆时间将近过了一半。石月表示,未来她要作为河南和吐哈医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术交流、技术协作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吐哈医院的发展,也为新疆广大员工群众的口腔健康做出更大贡献,做一名“永远的援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