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哈情深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
“来,大姐,把鞋子脱了躺好,我来看看你的情况。”
“恢复得不错,你可以适当地走动,但不要提重物。”
“术后恢复情况看起来还可以,现在可以适当进食些清淡的米汤,多喝点温热的白开水。”
7月24日一大早,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分院(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病房里,援疆专家张利珍在教学查房中开启忙碌的一天。
张利珍主任是河南濮阳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今年5月中旬她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跨越祖国近千公里,来到了祖国西北部的东大门——哈密。
作为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妇科专家,张利珍主任擅长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盆底疾病如盆腔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痛、尿失禁、便秘、阴道松弛、阴道裂伤等的诊断及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及治疗方案。
开展援疆工作以来,张利珍主任每日早早赶到科室,认真查看并听取医护人员的交班报告;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张利珍主任出专家门诊,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无论是面对患者还是同事,张利珍耐心、温柔的话语,让每一位靠近她的人都感受到温度和关心。医生治好一个病人,就会感动一家人,张利珍诊治接触过的每位患者,眼睛里都对她写满了信任和依赖。
65岁的张女士下腹部疼痛多年,起初症状不明显,近年来痛感明显加重,曾在多家医院按“盆腔炎”治疗,效果甚微。近期,张女士又因下腹部疼痛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分院妇产科就诊,恰逢援疆专家张利珍坐门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查体及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经验丰富的张主任做出了“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
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慢性盆腔疼痛的原因之一,以盆底肌出现局部痉挛、疼痛结节和触发点为特征。典型症状为盆腔、阴道、外阴、直肠或膀胱疼痛,疼痛也可涉及更远的部位,如大腿、臀部、髋部或下腹部。伴随症状为上述部位出现不适、沉重或烧灼感,膀胱过度活动如尿急尿频、尿失禁、尿潴留、盆腔器官脱垂、排便异常如便秘或(和)性交痛。这些症状可以是持续性,也可以是阵发性的。
对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磁电联合配合手法、药物、家庭训练等综合治疗。幸运的是,我们妇产科有东疆地区唯一一台盆底磁治疗仪,它通过增强血液循环,解决触发点局部血液供应减少的问题,逐步修复受损伤的盆底肌肉,可以起到消炎、止痛、调节神经肌肉、提高肌力和改善张力的功能,帮助广大盆底疾病患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
随后,张女士便住院进行治疗,张利珍为她制定了联合治疗方案,第一次治疗结束,张女士便感觉下腹痛明显减轻,3次治疗结束后,张女士感觉疼痛基本消失。
张女士对此感激不尽:“幸亏遇到了张主任,要不然不知道我还要耽误多少时间,走多少弯路,继续忍受疼痛折磨。现在不疼了,健健康康的感觉太轻松了”。
张利珍主任说:国内外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保守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磁电联合治疗,咱医院就同时拥有这两种仪器,而且技术也比较成熟。我将自己掌握的先进的技术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共同提高咱们妇科诊疗水平。
她以身作则,不仅带动科室医护人员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技术上提升业务水平,而且在服务态度上也丝毫不马虎,以真诚、善良、细心和温柔来服务病人。
她注重传、帮、带、教,为了提高科室医疗水平和整体素质,她认真开展术中带教,手把手传授手术经验,耐心讲解手术技巧,帮助年轻医生成长。除了日常手术,张利珍还参加科室查房、交接班,教学式查房查看危重病人和手术病人,组织疑难病历讨论、术前讨论,主持抢救危重患者等,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不懈努力。
“张主任非常专业,非常认真,每周都会带着我们进行理论学习和实操演练,她来了以后,我们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操作水平都有很大提升。平时遇到任何专业问题,她都是毫无保留地为我们答疑解惑,对患者也非常有耐心”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闫金玲说。
来院工作2月余,张利珍克服水土不服,气候干燥等困难,积极投入工作,日复一日地穿梭于门诊、病区,服务每一位患者,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论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只要患者需要,她都有求必应。截至目前,她共接诊患者近150人,开展复杂疑难手术6台。
工作之余,她还积极参加义诊宣讲活动,把更多健康知识分享给哈密各族妇女。
“面对一位位患者,我深切感受到,援疆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能做的就是践行医者仁心,让更多的人免于病痛。”张利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