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检验医师、副主任技师冯爱芹,带着满腔热情和责任来到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开启了她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之旅。
明使命 勇担当 有作为 讲奉献
作为检验科援疆专家,冯爱芹主任负责检验科的日常管理和专业提升。
初到检验科,医院正处在二甲复审的准备阶段,冯爱芹主任顾不上适应新环境,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实地查看,交流了解,她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检验科所有工作和所开展项目的详细情况。紧接着,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检验科的各项工作进行深入指导,她与科室同事一起加班加点研究各类指标,核对相关数据,帮助科室查漏补缺,梳理迎检所需资料、文件以及相关规章制度;查看各个仪器的操作规程、质控及实验室资料记录,对不合适的地方都一 一做了整改。
患者接触最多的是“台前”的临床医生,往往会忽视检验科这些幕后的“无名英雄”。检验科的医务人员在大多数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付出,通过精密的仪器分析和人工操作,为临床提供精确的实验数据。
检验报告单准不准,质控来说话,而冯爱芹主任是检验科的质量管理负责人。工作中,她严谨细致,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科室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查漏补缺,优化检验流程。“质量是医学检验科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对每一份标本负责。”冯爱芹说。在每月的质控会上,冯爱芹主任也会分享她的经验,她是教学者亦是聆听者,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作为一名检验工作者,她深爱自己从事的事业,她认真负责,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检测任务,不放过任何一个诊断细节;她永葆与时俱进的学习姿态,深入研究检测原理,经常研究翻阅各种优秀文献及参考资料,及时了解行业动态。
检验科的工作岗位平凡而又繁琐,春节前两个月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患者日渐增多。为了能让检验报告及时准确发出,一上班 ,她就扎在实验室里,为了节省时间,她几乎不喝水,也不离开实验室。张建主任和同事都劝她出去休息会儿,她依然坚持上好每一个班,科室人员都被她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所感染。
“师带徒”促传承 “传帮带”共提升
而在同事的眼里,冯爱芹主任不仅勤勉敬业,严谨笃学,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知性温柔、技术精湛的好老师。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时代,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需要不断地丰富和更新,冯爱芹主任积极开展培训和专题讲座,毫不吝惜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大家;她要求每个人自主选题、制作课件,并作为主讲人进行讲课;针对大家薄弱的知识点,她选取典型的临床案例进行讲解,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学习氛围日渐浓厚。
冯爱芹主任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耐心细致地向科室同事传授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带领大家申请新项目、新业务五项,提高了检验科的质量水平。
在科室培训带教上,冯爱芹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在检测过程中遇到有危急值的病例,她都会叫大家一起看病历、分析病情 ,讨论危急值出现的原因,符合不符合病人的病情发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知不觉中帮助大家提升专业技能。
检验科石丹:“冯主任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指导工作,即使是对进修老师和实习生的带教她也毫不懈怠,经常能看到她的身边围着好几个人,听她指点迷津。”
冯爱芹主任在工作中肯钻研、善思考,身上有一种遇到问题非把它“吃透”的钉钉子精神,这种钻研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检验科的其他人员。
在这一年的朝夕相处中,冯爱芹主任已经深深融入到检验科这个大家庭中,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工作之余,她还利用休息时间深入乡镇、社区为哈密各族群众义诊、送医送药,把健康的生活理念传递到基层群众身边,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她还为乡镇卫生院的检验同事们讲解专业知识,提高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
援疆以来,冯爱芹主任怀着对援疆事业的无限热爱,融入哈密、服务群众,她不负组织重托,始终牢记使命、勤奋工作、求真务实,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优势为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