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张女士左侧乳腺疼痛多年,去了不少医院也没确诊,当她在媒体上得知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来了位乳腺科专家后便慕名前来问诊,没想到不但确诊了病情还在家门口得到了及时救治,手术的切口还小。她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给张女士诊疗的专家就是河南省第十一批援疆专家、省肿瘤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博士袁鹏。
袁鹏博士从事乳腺肿瘤外科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工作17年,擅长各类乳腺疾病及乳腺癌的诊治,尤其擅长腔镜下乳腺癌乳房整形假体重建术、乳腺癌保乳及根治术,乳腺肿瘤微创手术等。
2023年5月25日,袁鹏成为河南省第十一批“组团式”医疗援疆队的一员,来到东天山脚下、古丝绸之路上重镇哈密,开展援疆工作。在近十个月时间里,他视哈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真情付出,耕耘不辍,为哈密市乳腺疾病患者解除病痛,带动提升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科学科建设及发展努力培养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仁心仁术” 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为生命护航
开展援助工作以来,袁鹏主任主动融入、倾情奉献。虽然新疆腔镜在乳腺领域的应用普及度不高,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大,但袁鹏主任利用自身在腔镜下的专业技术,发挥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将腔镜技术熟练应用于乳腺疾病的各个领域,使哈密市乳腺科各类微创手术技术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多项技术国内领先。
袁鹏主任先后开展了“经腋窝单孔腔镜下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全乳切除术+假体植入I期乳房重建术”、“单孔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切除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肿瘤标记夹定位系统、“经腋窝单孔腔镜下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另外还开展了“小切口切除巨大青春期纤维瘤”、“单切口乳腺癌保乳手术”等多项微创新技术,其中多项手术填补哈密及全疆空白。
袁鹏主任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哈密地区乳腺疾病的规范治疗水平,让患者足不出市就可在“家门口”享受到知名专家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不仅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诊治时间,还帮患者降低了费用负担,切实让哈密患者享受到了援疆政策带来的“红利”。
袁鹏和科室医护人员正在查房。麦麦提摄
此外,袁鹏主任带领团队开展了全疆首例的“经腋窝单孔腔镜下乳腺癌保乳根治术”。这项技术一改传统的乳房及腋窝双切口,只在腋窝大约3CM切口,切口隐蔽,极大地保证了乳房皮肤的完整性,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对乳房美观的要求,而且术后恢复快,充分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很好地弥补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保乳的乳腺癌患者面临的身心伤害。27岁的白先生阳光帅气,但因患有“男性乳房发育症”左乳异常“丰满”,总是受到亲朋好友的调侃,尤其在交女朋友时内心更是充满自卑,几年来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袁鹏主任得知白先生有美容需求,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为白先生开展“单孔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切除术”,解除了白先生多年的烦恼,该手术也填补了哈密空白。
医疗的发展,离不开科研技术的提升。袁鹏主任带领科室骨干,积极申请新研究项目。在今年新疆自治区“天山英才”项目中,“单孔腔镜下NSM+I期乳房假体再造术”得到了评委专家一致认可,顺利中标,为乳腺癌专业治疗更好地发展坚定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变“输血”为“造血”
打好人才培养组合拳 全面提升科室水平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是袁鹏思考最多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袁鹏主任也渐渐明确,总是一味地“输血”,对增强其自身“造血”能力收效甚微,变“输血”为“造血”,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才是开展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完善科室学习制度,重视科室梯队培养,提升科室整体医疗质量成为他新的工作方向。
袁鹏指导年轻医生分析病例。麦麦提摄
袁鹏主任深入了解乳腺科的人才结构、学科建设、设施设备、技术水平、管理现状等实际情况。针对乳腺科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他通过教学查房、手术实操带教、线上线下理论培训等形式不断提升大家业务水平。手术时,他详细讲解手术过程,手把手教学,努力让徒弟们快速掌握手术技能;在教学查房时,他讲解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诊疗原则和实施具体治疗方案时的注意事项,使科室人员对乳腺疾病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他还积极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开拓大家分析病情的思路,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
进修学习是医务人员快速提升个人能力,调整和改善科室整体竞争力最优的方式,不过多年的循规蹈矩,也造成了很多进修学习在选派人选和学习成效方面归于形势,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更好的改善目前进修学习的诸多诟病,袁鹏主任通过细致的研究及多方求证进行了优化调整,首先,他根据科室目前的医疗条件及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求实务实,努力构建科室基础构架,面对哈密市的医疗基本现状,先解决民生继续的一些基本疾病的治疗的多样化,做精做细,建立良好的医患环境。所以先排出科室精英人员,打破之前的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进修时长,通过短暂的一个月的时间,定点定量定方向的到指定医院学习已经调研归纳的指定专业新技术,并对暂时不能开展的新技术,指定方向,
学习归来及时向科室和医院反馈学习成果,归纳部分技术暂时无法开展的问题所在,积极通过小问题快速解决,一般问题克服困难解决,大问题和困难通过向医院汇报整体解决,使新技术达到快速高效学习,及时运用于临床。目前这种方法也获得了很大成效,在去年年底通过委派一位高级医师及护士协同组团进修学习,一个月时间掌握了九项临床运用新技术,并快速在科室开展,目前已经在临床开展五项,极大了开阔了治疗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袁鹏带领科室人员积极总结经验,对实践中的新技术发现的问题及暂未开展的新技术一一做了归纳,指派新的进修人员针对性的进行再学习再运用,达到层层递进,巩固发展的状态。
袁鹏主任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强化科室医生理论知识,锻炼科室医务人员临床思维能力,把先进的理念浸润进去,并依据最新国际及国内指南,不断规范乳腺癌和常见乳腺病的诊疗体系。他坚持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通过每周一讲课,每次一点评,大家共同分享临床经验、共同交流,弥补理论知识短板,共同提高进步,促进科室内学习氛围日渐浓厚。与此同时,袁鹏主任要求科室医务人员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拓宽和丰富知识体系。
健全乳腺健康科普宣教体系
提高哈密群众健康素养
袁鹏主任深知乳腺疾病预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哈密这样一个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科普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关键。
因此,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知识储备,深入乡镇、社区、行政部门、学校、偏远山区、金融体系部门等,积极开展名医科普、专家义诊等各种形式等公益活动,为哈密群众开展“健康宣讲+义诊”活动,将优质诊疗服务送到“家门口”,让哈密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医疗援疆的优惠政策。
在援疆近一年时间,袁鹏主任已开展健康宣教、义诊40余次,他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健康宣教力度,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乳腺健康科普宣教体系,持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使更多哈密群众树立起了“预防”重于“治疗”的健康理念,他真诚谦和的话语如春日暖阳,点亮各族群众的健康希望。
“对我来说,援疆是一项使命,是一份担当。能为哈密各族群众的健康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是我的荣幸。在剩余的援疆时间里,我将尽自己所能,为哈密人民的健康服务,即使援疆工作结束,我也会充当豫哈两地的桥梁,两院的使者,将内地的先进医疗技术引进哈密、植根哈密,持续为哈密各族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这是袁鹏的心声,也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援疆精神、医者仁心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