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援疆路
厚植豫哈情
说起为何援疆,河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宗登伟笑着说自己一直都有一个“援疆梦”,对祖国辽阔边疆心生向往,可进入社会之后,家庭、工作与生活琐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心中梦想也就只能暂且搁置。直到2023年5月,心中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作为河南省第十一批组团式医疗援疆人才,宗登伟离开了深爱的家人奔赴新疆哈密,开始了医疗援疆工作。
医术精湛除病痛
来到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后,宗登伟担任肿瘤内科主任一职。他始终牢记援疆使命,克服水土不服和陌生的环境,调整状态,转变角色,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工作。
宗登伟主任擅长肝癌、肾癌、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射频消融及粒子植入治疗,气管、食管、胃肠道、胆道恶性狭窄腔内支架治疗以及各种出血急症介入治疗。开展援助工作以来,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守护哈密百姓健康,延续好传帮带的奉献精神······
开展援助工作期间,宗登伟主任积极参与门诊坐诊、开展介入手术。介入手术涉及多个器官,包括肺、肝、肾等,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医院及哈密市的空白,这些手术不仅成功解决了一系列疑难病例,使得哈密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37岁王先生,是一名乙肝携带患者,近期,总感觉乏力,并且间断低热,CT检查发现竟然得了肝癌晚期,这个结果让王先生崩溃了,外科专家告知他已经没有手术机会了,内科专家说单纯药物治疗,有效率比较低,专家推荐可以尝试介入治疗。随后,宗登伟主任为王先生制定了严密的治疗方案,经过一系列综合介入治疗,王先生感觉身体比以前有劲了,也不发烧了,复查时,显示肿瘤完全坏死,一点儿活性都没有了,劫后余生的王先生说道:“太感谢宗医生了,是他为我带来了希望与生机。”
积极开展传帮带
“医疗援疆不仅要把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诊治手段带过来,提高这里的医疗诊治水平,还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高、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宗登伟主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传帮带”。
一年来,他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边传授的理念,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为肿瘤内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为了切实提高肿瘤内科诊疗水平,宗登伟主任在科内举办了讲座20余次,内容涵盖了介入手术的基本原理、最新技术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不仅提高了科室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促使科室内学习氛围日渐浓郁。
同时,宗登伟主任还开展阶梯式的手术带教,从“我做你看——我做你帮——你做我帮——你做我看”逐步过渡,为科室人员传授手术经验和技能,全面提高大家的临床专业水平,真正做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宗登伟主任的影响下,肿瘤内科医务人员厚实基础,精进医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患者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参与科内管理与设备更新
宗登伟主任不仅在临床和教学方面表现出色,还积极参与科内管理与设备更新工作。他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为肿瘤内科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同时,他还推动了肿瘤首诊及疑难病例MDT,使哈密市的肿瘤患者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河南省多位专家的诊治,并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治疗方案,为患者赢回更多生机。
义诊服务惠民生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群众健康知识水平,贯彻“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宗登伟主任不忘初心,积极参与各类义诊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和检查,通过义诊,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服务,还提高了他们对肿瘤早期筛查和预防的认识,他用实际行动提升了哈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真正做到将医疗援疆力量向基层延伸。
“人生如同岁月的长河,总有一段抹不去的记忆。援疆,既是使命、责任,更是情怀担当。”宗登伟主任表示,他将以更好的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援疆工作中,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服务好哈密各族群众,推动市第二人民医院迈上新台阶,努力为援疆医疗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