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口的养生和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养生知识和医疗资源,许多老人难以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3月12日,哈密市社会慈善公益志愿者协会妇联联合伊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们来到大泉湾乡二道城村为当地的40多位老年人开展了一场春季科学养生的知识讲座及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有抹白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当天为老人们授课及义诊的援疆医疗专家、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老年科副主任、全科基地教学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秀丽。她的到来也受到了村民们热情欢迎。
“阿姨,不着急我帮您看看。您看,现在吃的这种降压药,它的成分低,所以每次要吃两片,才会有效果。还有,吃降压药也有很多的……”张秀丽耐心地解答问诊老人的每一个问题,为他们提出最有益的建议。
一个多小时前,在来大泉湾的路上,张秀丽才告诉同行的志愿者们,当天是她在哈密最后一次参加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她的援疆任务当天就圆满结束了,明天上午就要返回河南省商丘市。为了参加此次基层下乡公益活动,她拒绝了医院当天精心准备的欢送会。
张秀丽说:“每次和志愿者们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我都非常开心,他们身上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哈密加入志愿者是我人生中一次正确的选择,是我援疆日子中最有意义的经历。作为医生,看到患者病痛减轻、露出笑容是我最大的幸福;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发挥专业优势和实践经验去帮助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是我的责任;作为一名援疆者,我也希望通过努力和行动,做好带头人,推广和宣传好慈善公益事业,让更多的援疆医疗专家参与到哈密的公益事业工作中来,造福于哈密人民。”
在援疆哈密的半年多以来,张秀丽不仅以精湛的医术为哈密人民带来了健康与希望,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优秀践行者。
勇担使命,无私奉献
2023年12月,在张秀丽3个月的援疆任务即将结束时,哈密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流感。各大医院内感染重症患者为患,这时她毅然决然地向领导申请继续援疆3个月,留在了哈密市维吾尔中医院,和哈密的医务人员一起与流感、支原体肺炎、新冠做抗争。她将个人的力量融入为人民服务当中,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中的“无私奉献”。
医术精湛,仁爱之心
作为援疆医疗专家,张秀丽不仅具备过硬的医术,更有着一颗仁爱之心。她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如同亲人一般,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诊断、治疗。还利用个人业余时间带动其他援疆专家一同参加哈密伊州区各社区乡村的健康讲座及义诊志愿服务活动8场次,受益人数达到300多人。活动中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健康保健、中医养生等知识。通过宣讲活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慕名到哈密市维吾尔中医院找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团结协作,创新发展
在援疆医疗工作中,张秀丽注重团队协作,在发现中医院业务方面和实践方面都存在一些短板时,她带领老年科全体成员及其他科室医师,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开展新技术3项,完善老年综合征诊治。提高了科室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及诊治水平,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栓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高血压急症等患者救治。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诊断能力、治疗能力、预防康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提高了患者的诊治疗效,得到了医院领导、医护及患者的认可。
以身作则,授业解惑
在援疆工作期间,张秀丽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她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遵守援疆前方指挥部及哈密中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发挥自己的特色专长,坚持每周为科室医护人员授课20多场次,以“传帮带”的形式传授医学知识,带领中医院老年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临床工作做到实处。通过院内心肺科、外科、急诊等科室会诊,把规范的诊治理念传授给每位医生,更重要的将商丘和哈密两个医院建立起医疗诊治疾病的纽带,医疗远程会诊制度,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及科室氛围贡献全部力量。
张秀丽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在援疆的日子里,她自愿住在医院的职工宿舍,把医院当成了家,与院内医生和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工作兢兢业业,克服语言障碍,主动要求和医院医生一起到民族乡村开展健康宣讲及义诊活动3场次,受益人数达到300余人次。
在张秀丽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感人故事,她用自己的故事传递着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以她为榜样,共同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