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我们对身体进行保养,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的好时机。天气逐渐变缓,人们参与户外活动增多,但大家春季穿衣薄厚不一,俗话说:春捂秋冻,一年无病,“春捂”到底怎么捂?”记者采访了河南医疗援疆专家、伊州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徐晔。
徐晔说:“‘春捂秋冻’要注意捂的部位,一是捂肚子,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以温补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容易腹泻的人。二是捂脚。三是捂背,捂背中医理论认为背部属阳,经络里的督脉也在背部。如果那些胃肠道不好的人,以及肾阳虚的人千万不要穿低腰装。”
中医理疗拔火罐。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斌摄
在春季我们应该捂好头、脖颈、手、脚踝等皮肤薄弱的部位,注意保暖和防风,会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皮肤病以及脾胃疾病的困扰。但很多人把“春捂”简单理解为多加衣服,徐晔表示其实并不准确,如果是“上厚下薄露脚踝”的穿搭,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损害健康。
市民在外出活动。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斌摄
徐晔说:“我们还要注意增减衣服的顺序,一般是先减上衣,再考虑减裤子,最后是鞋袜。衣服要注意‘下厚上薄’身体才有根基。随着气温变化随时调整自身的生活起居,多关注天气预报适当的增减衣物,才能更好的迎接夏天的到来。”
医生建议:如今气候逐渐变暖,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多到大自然中活动,如放风筝、爬山、郊游等,以助于改善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同时还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来源:
哈密发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