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从四面八方而来,奔向了祖国边疆。
他们不畏困苦,远赴千里,只为在偏僻的地方点亮一盏灯;
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只为在那遥远的大地架起一座桥。
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
21岁的陈先生,因消化道穿孔,转入普外科进行急诊手术。
患者情况紧急,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马上进行手术,主治医生贾军奎立即联系援疆专家高健及科主任彭波。
时间就是生命,高健主任及彭波主任第一时间组织手术团队进行讨论,商量手术方案,完善术前准备,确定最佳手术方案,最终为患者进行全麻下腹腔镜探查+乙状结肠穿孔修补术,经过四个小时的手术,陈先生安全返回病房。
手术结束后,高健主任差点晕倒,大家才知道他没来得及吃晚饭就匆忙上手术台了。长时间高强度的手术操作使得他有点低血糖,他急急忙忙吃了一碗泡面后才得以缓解。
消化道穿孔具有起病快、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最严重之处在于,穿孔后大量胃肠液流入腹腔引起化学性或细菌性腹膜炎,以致中毒性休克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而以往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在上腹部做长约10-15cm的切口,创伤大、愈合慢、切口感染率高。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只需在腹部做3个1cm的小孔即可完成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
因为陈先生是外地的,家属不在身边,照顾他的只有同事和朋友,高健主任每次查房时都会耐心叮嘱他术后注意事项及禁食水情况。因为之前在骨科还经历过一次外伤手术,陈先生对疼痛特别敏感,以至于怕疼不愿意下床,也不愿意活动,高健主任每次都会拉着他的手耐心给他讲解术后活动的重要性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督促他每天下床活动。
陈先生术后恢复良好,半个月后顺利出院。回忆起当时入院、住院的一幕幕场景,陈先生仍然感动不已,特意委托朋友送来了锦旗,锦旗上这样写道“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
发生在高健主任身上暖心事件还有很多,他永远都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台手术。
倾囊相授 无私奉献
高健主任从河南来到哈密的时候正值炎热的夏天,因为水土不服加之高温,有一次中暑了,头晕恶心,但他忍着痛苦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直到彭波主任发现他不对劲后及时为他进行补液,再三劝说后,他才回去休息。
高健主任来到普外科后,克服困难,迅速适应,融入科室,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工作,通过学术讲座和培训来提高科室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仔细讲解手术方案,参与危重患者的术前讨论,认真参与每日的晨交接班。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高健主任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各乡镇社区,开展各类义诊、公益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将优质诊疗服务送到家门口,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医疗援疆的优惠政策,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援疆期间,高健主任始终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以一位普通援疆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
有一种信念,砥砺人心,照亮前行之路,有一种情怀,绵延根植,播撒天山脚下。说起援疆感受,高健主任说“作为一名援疆医生,能够为市第二人民发展、尤其是为哈密各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尽我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很荣幸。”
高健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普外科
社会兼职:河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擅长:从事普外科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诊治普外科的常见疾病,在普外专业领域内,尤其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多次胆道手术后胆道疾病的再手术,门脉高压症的不同术式探索,复杂疝的无张力修补术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科研教学: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十余篇,获得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现任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