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哈密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传承发展,市、区(县)、乡镇、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为全市各族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河南省第十一批医疗援疆专家、中医正骨一科主任董林林正在为患者诊治。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洁摄
2月27日,记者在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看到,河南省第十一批医疗援疆专家、中医正骨一科主任董林林正在为患者诊治。董林林不仅善于运用多种中医药疗法和手段,还悉心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龙梅说:“经过董主任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腰椎肩颈也没那么疼了,他医术比较精湛,确实很感谢这位好医生,为我们老百姓造福。”
2023年,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投入220万元开展少数民族医院能力提升及自治区中医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开展了重点专科、信息化、特色诊疗技术和方法推广等工作,目前医院开展了针灸、推拿、蜡疗、拔罐、艾灸、火针等3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项目。
董林林正在给患者正骨。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洁摄
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马静说:“通过河南援疆专家的‘传帮带’作用,我们的医护人员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目前我们科门诊加病区日治疗人数达200多人,患者对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
结合辖区居民对中医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伊州区东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中医科定位为特色科室,积极运用中药饮片、中成药,联合针灸、拔罐、穴位贴敷、小儿推拿等综合疗法,多方位服务患者,将健康管理覆盖至全周期。东河街道青年北路社区居民李延香说:“昨天我来治疗胳膊,之前还抬不起来 ,治疗完以后能抬起来了,效果特别好。”
东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正在给患者开展无烟艾灸治疗。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洁摄
伊州区东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洪鹏说:“目前中心开展了24项中医门诊治疗,居民每天只需要花10块钱,财政补贴40元,可以享受每次7天、每年3次的中医治疗服务。2018年以来,哈密市中心医院先后派出了中医内科、针灸科等科室的相关专家来对我们中心进行帮扶,让广大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的中医服务。2023年,我们中医科的门诊量达3.2万人次,今年我们计划增加3—6个治疗项目,进一步丰富治疗种类,满足辖区群众的治疗需求。”
东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正在开展小儿中药贴敷。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洁摄
哈密市在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中,把伊州区东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伊州区花园乡卫生院、二堡镇卫生院、陶家宫镇卫生院等打造为全市中医馆示范单位。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率100%,中医馆建成覆盖率达100%。今后还将为群众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的高水平、个性化、便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并以慢性病的中西医结合管理为重点,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
哈密市卫健委中医药管理科科长陈远东说:“今年,我们将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二级及以上医院中医民族医药科室及中药房建设,实现综合医院中医民族医药科全覆盖。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的基础上,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馆内涵建设,积极引领基层中医馆从‘有没有’向‘优不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