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的帮助,谢谢!祝你们一切顺利、平安……谢谢!”1月3日,娜孜木的爸爸向医护人员送上一面锦旗,不停说着感谢的话。
10多天前,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郑大三附院”)的免费救治下,10个月大的新疆先心病患儿娜孜木接受了手术。
如今,娜孜木已经完全康复,即将出院返回家乡,以一个和同龄人无异的健康身体,迎接属于她的新生和未来。
全程免费:救治10名伊犁先心病患儿
“我们都知道孩子越早手术恢复得越好,可因为费用的原因,孩子的手术一拖再拖。”娜孜木的妈妈开心地说,“郑大三附院不仅免费给孩子做手术,还承担了来回路途的飞机票、住院期间食宿等费用,这给了我们一家人信心和希望。”
去年9月,伊犁州妇幼保健院与郑大三附院牵手成为医联体共建单位。
此后,郑大三附院先后派出多名专家来到伊犁州妇幼保健院开展短期和长期援疆诊疗服务,重点在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超声科进行帮扶带教。
在为期一个月的援疆帮扶中,河南省援疆专家在伊犁州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康复科新增体态矫正业务,同时实施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治疗的新技术。这两项新业务的开展,为伊犁当地患者带来了福音。
为了帮助当地更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早康复,郑大三附院为伊犁州60多名先心病患儿开展了免费筛查。
现场,郑大三附院胸心外科主任范顺阳筛查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0人,其中10名患儿需接受手术治疗,10个月的娜孜木与9个月的阿曼就是其中的两名。
受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去哪儿手术?如何手术?让两个家庭陷入了困境。范顺阳立即将情况汇报至郑大三附院党委书记吴超和院长王新军。
郑大三附院院领导表示,医疗是民生之需,更是民生之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薄弱地区延伸,是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此次筛查出的先心病患儿,由医院提供免费救治,医疗费用及交通、餐饮费均由医院承担。”
怀着无限期待和感激,两个家庭带着孩子如约来到河南郑州,跨越3600多公里的距离,寻求“心”的希望。
共赴“心”生:两名患儿已顺利完成手术
初冬,伴随着中原大地的第一场雪,早已等待在机场的郑大三附院胸心外科医护人员迎来了这两个特殊的小客人。
陌生的环境、语言的差异、未知的手术……让四位家长显得有些紧张和不知所措。
面对这种情况,医院特意为其安排了家庭病房,并和餐厅沟通,定制专门的食谱,尽量符合他们的饮食习惯。每天,三餐会送至病房,适时询问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关注其心理的变化。
每日查房时,医生们也会多逗留一会儿,尽量详细为家长讲解清楚。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渐渐驱散了他们的不安和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信任。
9个月大的阿曼,被确诊为重症法洛氏四联症并左肺动脉缺如、合并多种心内畸形,属全国罕见病例。为了更好地完成手术,郑大三附院进行了三维重建,并与上海兄弟医院联合会诊,为患儿做出最佳的手术方案。
“这个孩子年龄小、病情重,牵动着伊犁、河南、上海三地医疗专家的心,我们也十分慎重,因此,我们决定先为娜孜木进行手术治疗。”范顺阳表示。
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2023年12月21日16时,娜孜木在家长的陪伴下被推进手术室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卵圆孔未闭修补术”,耗时2个小时,手术成功,右腋下小切口仅3cm。
娜孜木爸爸妈妈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紧皱的眉头开始舒展,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医护人员为娜孜木送礼物
术后10天,娜孜木已经完全康复。出院在即,娜孜木的爸妈双手送上一面锦旗,来表达对所有医护人员深深的感谢,牙牙学语的娜孜木用汉语冲着护士叫“姨~姨~”……
一场跨越千里的救助,一次共赴“心”生的约定,是豫疆一心的见证,也是医心护心最好的诠释。
目前,除了娜孜木和阿曼均已成功完成手术外,接下来,还将有8个孩子陆续赶赴郑州,全程免费接受郑大三附院专家团队的手术治疗,奔赴属于他们的全新人生。